撞见“两头洞"

作者: 英歌h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21:00 被阅读20次

文 .图/英歌h

昨日更文《驱车上百公里,只为一只饼》。简友点赞评论:“值得!”还有更值的,一路误闯,撞见未知的风景~~

一只鸡蛋饼和半只玉米饼下肚后,有点恹恹欲睡。“不过既然来了,大好春光岂能浪费,不如去相邻的灰坪乡转转,听说那一带空气负氧离子含量特高。”

撞见“两头洞"

蜿蜒山路,车子七爬八拐进入灰坪地界。路边指示牌右转箭头指向“两头洞”,我们便将车停于一处农家院,顺村民指引的一条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向苍茫的原野和起伏的山峦出发。

早春的田还荒着,偶见油菜花开。渠道溪水哗哗流淌,渠边丛丛紫色小花密如繁星。牧羊人百无聊赖在田埂游荡,可爱的小羊在吃草。

前路未知。羊肠小道将我们引向一片通往谷底的竹林。两边高高的毛竹弯腰垂首、竹枝相连,撑起穹盖绿荫,交叠竹枝筛细的阳光,洒落林间草叶。

老公走得快,早没了踪影,鸟啼婉转更衬出竹林清幽。草窠深深,不知潜伏些什么动物,我有点慌起来,便加快脚步追赶,一个趔趄,鞋底在掺和腐叶的黏腻湿泥上一滑,叭叽摔个屁蹾。

终于穿越竹林,来到视野开阔地。我大喊:"老公等等我,万一钻出头野猪怎么办?"“我不是想走前面给你探探路嘛!”我紧追几步,脚底又一滑,叭叽又摔个屁蹾,索性坐泥地歇会儿,他只好回转拉我起来。

沿着谷底的小道,与一路欢歌的溪流同行。又一条溪流从左侧斜插汇入。循流而上,发现水从山洞流出,洞深处是条幽暗的地下河。旁边还有一个洞口,摸进去漆黑一片,我打亮手机电筒,隐约看见通往洞深处的水面上悬空架着两根有些朽烂的毛竹杆,估计只容一足。望而却步,只能站洞口欣赏下奇形怪状的石头。难道这些就是打上灯光后美如童话的钟乳石?这就是“两头洞”?

走累了,坐溪边洗去衣服、鞋底的淤泥。溪水浅浅,清澈见底,阳光透射溪水,大大小小各种颜色、形状的卵石呈现奇异美丽的水波纹。回来看照片吓一大跳:溪水里悠游着一只小鳄鱼还是一条花斑蛇?好像还有甲鱼、青蛙......一定是阳光在水面折射的效果。溪水在平缓的砂石地静止成小水湾,水面像极透明玻璃,小石斑鱼在“玻璃”下快乐游弋。

撞见“两头洞"

老公想往回返,我说,都到这里了,再往前走走吧。结果,大戏在后头。

展呈眼前的是任何描述都显苍白的壮观景象:左侧巉岩壁立,如斧劈刀削,山脊渐高直至高耸云天,再渐渐低缓,绵延与远山相接。太阳恰好在山巅跳跃出眩目的光线;右侧一座状如碉堡的石山,恰似对面石壁的守护神。王安石诗云“壁立两崖对,迢迢隔云雨”,形容的正是此番景色吧!

撞见“两头洞"

仰望白云蓝天和冷峻高耸的石山,俯视潺潺欢歌的小溪与脚边如小家碧玉的草花,豪放与婉约两种不同画风,在视野的画框中揉合成一幅颇具中国古风的山水画卷。

流水声暄,蓦然转向,流向左侧山崖。一个巨大的倒U型石洞忽现眼前,相隔几十米还有一个洞口。及至进洞,水声淙淙、凉风习习,竟是个估计能藏身上千人的巨大石厅和大大小小的洞中洞,石壁怪石嶙峋,钟乳倒挂。最高处漆黑洞口出现两点手电荧光,如两颗星星闪烁,老公喊了两声,对方有回应,但听不清。不知道他们怎么爬上去的,估计是专业攀岩者。

撞见“两头洞" 撞见“两头洞"
撞见“两头洞"

水从左边洞口流入、右边洞口流出,阳光下喷珠溅玉,水质清澈,误引我踩踏石块时棉鞋直接踩进水里。

此洞到底多高、多大,看下照片上人与洞口的比例,便知一二。后来得知,此洞才是真正的两头洞,因两端贯通而得名,洞长500余米,长、高各超百米,一说可容3000余人,一说可容万人,是全国五大90度角攀岩基地之一。

撞见“两头洞"

先前看到的那洞是金鸡洞。这一带还有白塔洞、琳琅洞、华东第一天坑等大小十余个石灰岩溶洞,历经亿万年演化而成,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目前浙江乃至华东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景观最丰富的地下天然溶洞群,全部原生态,尚未开发。一位村民说,他们曾打着火把和手电,成群结队进过一个洞,一天都走不下来。

以我俩的体力、装备和胆量,只能洞口逡巡一番了。

探寻未知的风景,有时需要往前一步,再往前一步......

撞见“两头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撞见“两头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bb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