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作者: FanlyLee | 来源:发表于2020-09-08 21:44 被阅读0次

我们时常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深信不疑,可猛地发觉,一双眼睛正被蒙着,而我们自认为对的事情其实全是错的。-玛莎•巴塔莉娅《我的隐藏人生》


 L小姐在知乎上被问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呢,它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有时,我会先简单的做出回应,并表明,未来有时间会详细阐述这个观点。其中,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我想要好好梳理并和大家认真探讨一下的。

这个问题是:“天生悲观的人需要改变吗?”

假如,被问到的人是你,你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会不会下意识地认为“悲观”是不好的、消极的?

如果是这样,也许你还待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对“好坏”、“对错”的认知,只停留在字面意思。有兴趣可以回看一下上篇文章《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对于所谓“好坏情绪”的说明。

L小姐是如何回答的?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悲观是错的吗?如果不是,为何要改?

悲观与乐观,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两种角度,有时与心态没有关系。悲观的人,很多时候会考虑的更周全,会做好Plan B,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有时需要这样的思考方式。

事实上,真正强大的人都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这不是一道是非题,更像一道多选题。”

这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成长与修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课题是如何与自己相处,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简单来说就是“关系”。如何处理一种关系,并保持在一种平衡的状态里,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正能量”、"积极"、"乐观"。

但是,你知道这些词背后的原动力是什么吗?成功。

因为,只有符合或达到以上罗列的那些品质,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一种社会属性下的"成功"。

但这恰恰是不符合逻辑的。

这个案例需要一直讲,直到大家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是你觉得很快乐想要结婚或进入一个婚姻状态,而不是你觉得结婚可以让人快乐,然后选择结婚。

所有这些听起来"正向"的品格,如果不是发自你的内心,而是冲着一个目标去的,那必然会失败。

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些报道,那些平常看起来非常"积极乐观"、"正能量"的人,有可能会因为一些挫折或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甚至产生不好的后果。

首先,他们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其次,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正面与负面之间的关联。

01

斯托克代尔悖论

什么是斯托克代尔悖论?

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的困难,不论它们是什么。

吉姆·斯托克代尔(Jim Stockdale)是美国海军上将,他是越战激烈时期“河内希尔顿”战俘营关押的美方最高军事指挥官。从1965年到1973年8年期间,他被严刑拷打20多次。他没有享受到任何优待战俘的权利,相反,他不知道是否能获释,甚至不敢确定是否还能活着见他的家人。

我们已经知道结果,斯托克代尔最终得以获释,与家人团聚,并成了一个名族英雄,用他的余生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研究哲学。后来,《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采访了他。

柯林斯:“如果说是什么让我如此感动,那就是当你身处其中,完全不知结局时,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

斯托克代尔:“我从不对故事的结局失去信心。”

"我从不怀疑我可以出来,而且会最终成功。回忆起来,这要归功于我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不会出卖自己。"

双方沉默......

柯林斯:"哪些人没能出来?”

斯托克代尔:“这个简单,那些乐观主义者呗。”

柯林斯:“乐观主义者?这我就不明白了。” “我被你搞糊涂了,这不是跟你刚刚所说的相矛盾了吗?”

斯托克代尔:“那些乐观主义者!奥,他们这些人会说:‘圣诞节之前,我们一定能出去。’圣诞节会到来,然后过去了。他们又说:‘复活节之前,我们一定能出去。’复活节也到来了,也过了。然后是感恩节,然后又是圣诞节。最后,他们抑郁而终。”

很长时间的沉默......

斯托克代尔把头转向柯林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你不能把信念与原则搞混,信念是你一定会成功——这点你可千万不要失去了,而原则——是你一定要面对现状中最残忍的事实,无论它们是什么。”

“我们不会在圣诞节之前出去,面对现实吧!”这是斯托克代尔对乐观主义者的告诫。

斯托克代尔悖论的核心就是:对前途充满信心,但又直面残酷的现实。

就像作者描述的那样,当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在想:“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灰暗——对命运的不确定,还要面对残暴的敌人,等等。”

然而,“今天,我们坐在温暖舒适的办公室里,窗外是美丽的风景,还是一个晴朗午后。”

回过头来看看文章开始的案例,为什么那些“正能量”爆棚的人,有时反而会跌倒?因为他们心里只有“成功”两个字,从来没有做好“失败”后如何应对的准备。

他们只有目的,没有信念。

02

成功学

什么是成功学?

成功学的起源是为了完善自我和培养他人,促使人们积极进取,推动社会完善进步而自然产生的学问。实际上是一门关于自我管理的学问,是理想信念与目标行动教育方面的内容,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成功学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中国,成功学理论在3000年前的《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以厚德载物。”)(《周易》是中华文化之源泉,后世各类学科的理论依据)、2000多年前孔子的《论语》中均有阐述。古代亦有立德、立功的说法。

其实只要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所谓“成功学”,都有违事物发展规律的,因为学习虽有窍门,但不付出努力仍不会成功。现在那么多人追捧,恰恰说明功利主义心态的泛滥。

这让我想到,我们的催眠治疗师William老师在讲课时提到,早期的催眠都是在宣扬“成功学”,你一定要成功!你必须成功!然而,这是非常粗暴的方式。

成功学的最大弊端就是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成功,宣扬一种只要努力,就会必然成功的理念。这种理念主张机会属于所有人而非少数人。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研究,中国在公元1世纪时人均GDP为450美元,当时世界领先的欧洲国家人均GDP为550美元。到公元96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欧洲,在此后的4个世纪里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如果按照GDP总量比较,中国从公元1世纪到鸦片战争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直到19世纪90年代才被美国取代。

历史事实证明,勤劳确实能致富,而且是社会财富增加的唯一手段。

近些年来,靠贪污受贿致富、靠损人利己致富、靠投机钻营致富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这些不德不法的致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们的财富观。

03

积极的虚无主义

尼采认为虚无主义有两种:消极、病态的虚无主义和积极的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有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和叔本华的哲学等。积极的虚无主义则是将失去终极价值的危机视为能够创立新价值的契机。尼采相信,即使虚无主义来临,人们也能借着价值重估重建新价值,以获得生存下去的理由。

尼采也强调,若人们要成为自由精神,就有必要革除对某种确定永恒价值的渴望。因为“对于某种无条件的肯定和否定的需要,乃是一种产生于脆弱的需要”。

尼采理想中的是一种悲剧式的人生观。他认为悲剧的精神不在于肯定一个公平正义的世界秩序(在悲剧中有德者反而往往受命运的折磨),而是身处命运中所能激发出的力量。

悲剧审美所能达到的境界即是“爱命运”——尼采视之为一个伟大人格的必须条件。

“我认为人类所有具有的伟大天性,是对命运的热爱。无论未来过去或永远,都不应该奢望改变任何事物。他不但必须忍受一切事物的必然性,并且没有理由隐瞒它——你必须爱这项真理……”。

基督教在尼采看来是一门伪善的信条,因为基督教否认了人们真正想要但是往往因为过于软弱而争取不来的东西,同时又歌颂人们不想要但恰好拥有的东西。于是“软弱就成了善良,卑贱成为了谦恭,屈服成为了恭敬,无力复仇则成为了宽容”。

可能从这段话的字面意思,很难真正了解其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基督教。

这里必须提到一个人,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这位皇帝有很多贡献,政治生涯中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他正式皈依基督教。

君士坦丁本人并不是一位基督教信徒,让他坚决拥护这个宗教和战争相关。如果了解君士坦丁这段历史的人会知道,312年米尔维亚桥之战的胜利,使君士坦丁成为罗马帝国西部的霸主。据史料记载,那场战争似乎有点不战而胜,他们把胜利的原因归结为“神的旨意”,因为他们的战旗图案是基督教的符号,战士的盾牌上也都是这个符号。

君士坦丁的宗教政策,始终是为其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服务的,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始终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去分析和利用宗教。但他把宗教与政治并列起来,给基督教以“国教”的地位,甚至让教会掌握司法大权。

虽然这些措施为基督教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使其真正发展成为历史性的宗教,但从政治上讲,这不仅是导致他不得不皈依宗教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欧洲中世纪陷入长期宗教黑暗统治的重要原因。

04

总结

回顾一下,对于过往每篇文章提到的法则、原理、模型,如果只能选一个的话,一定是“斯托克代尔悖论”。我相信,很多经历过的人一定深有体会,尤其是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

最后,想用吉姆·柯林斯的话结束今天的文章。

将人们区分开的不是困难的有无,而是对待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困难的态度。在面对命运的挑战中,斯托克代尔悖论被证明是极为有效的,它可以使你在遭遇困难之后不是变得软弱,而是变得更强大——不仅仅是对我而言,对于任何一个明白这个道理并加以实行的人来说,都是有效的。

-THE END-

相关文章

  • 悼念

    曾经 我是个 乐观 主义者 后来 我成了 悲观 主义者 如今 则是个 乐观的悲观 主义者 悲观 是因为我们的生命不...

  •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或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不知从何时起,乐观与悲观开始形影相随。My optimism makes m...

  • 领悟

    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对社会都有贡献。 乐观者发明飞机,悲观者发明降落伞。 过去的我是悲观的,称不上【主义者】,因...

  • 为什么我非要做一个乐观的人?

    把人分为两类,可以分为乐观和悲观。乐观的叫做乐观主义者,悲观的叫做悲观主义者。然后很多文章,书籍都倡导我们要做一个...

  • 乐观主义者的现实

    近两年的状态我还是挺悲观的,但不影响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乐观主义者的现实 在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眼中,乐观主义者最大...

  • 悲观主义者 熬不住 就变成了抑郁 那就 做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吧 至少不会抑郁

  • 人生策略之乐观者胜率更大

    地球上人头攒动,各种肤色种族,却可以可以简单的分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相对来说乐观主义者做事更大胆激进,悲观主...

  • 生活是了无生趣,但你也得忍着,然后脸上堆着笑脸往前走

    悲观主义者眼里只有悲观,尽管生活已经比别人好很多了,乐观主义者眼里会把悲伤化为前进的力量,永远乐观。 人到中年越觉...

  • 乐观与悲观的区别

    二者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是乐观的,一个是悲观的。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虽事事悲观,但对未来却有信心,是真乐观假悲观。 乐...

  • 《格局》读书笔记7

    悲观与乐观 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悲观主义者?一个原因是悲观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bj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