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之治军之八【422】2023-8-20
诸位弟弟:
前信已封好,春二、维五于二十五日到营中,接到父亲和弟弟们的信。
曾祖生以本县团练的名义捐款的事,去一百多里外求救,是为了不出路费,看来他的用心不太良善。
刘东屏接到父亲的信,这样的小事,一笑了之就完了。你们一定要来回的辩论,使父亲不高兴也太没必要了。普通人还不能不在意,父亲是大家都推崇的人,又很看重世交,说他不守信用,这怎么能使他不介意呢?希望你们安慰父亲,大度大量,包含容纳,颐养天年,这才能使我在外面安心办事。所有来往的信件,就照父亲的意见都寄回去。(1852曾国藩母丧,1857年曾国藩父丧)
我自从做官和近年来办理军务,心中常常郁闷不平,常学着母亲指着肚子对儿女说:“这里面蓄积了多少闲气,没有地方发泄。”往年的事不能完全都知道,今年二月(1854年2月,曾国藩在前年母丧丁忧,去年奉旨练兵,率2万湘勇新军北上,并发表《讨粤匪檄》,号召天下读书人维护孔孟之道讨伐太平异教制止荼毒,为曾氏湘军剿灭太平天国立下坚实的基础。)在省城河下,凡是我带的士兵仆从,每次上城,必定遭受毒骂和痛打(曾国藩的湘军制度和传统的绿营兵规矛盾不合水火不容),这是四弟和季弟亲眼看见过的。下面议论纷纷,也是四弟季弟亲耳听到过的。四月以后,两位弟弟不在这里,情况还要更加令人难堪,我唯有忍辱衔羞,昧着良心,压制志气,这都是为了求得对军事有些帮助。
现在虽然屡次获得很大胜利,可是事情是越办越难,动不动就招埋怨,如能依赖皇上天大的福分歼灭了贼兵,我不愿久留官场,自寻烦恼。四弟自去年冬天以来,也常常受到求全的责备,飞来的诽谤,简直弄得体无完肤,想来也会对官场宦途的风味有较多的体会和较多的恐惧吧。温弟、季弟的来信,常以保举的事怀疑我对四弟不肯大力帮助,这也是不体谅我的苦衷引起的。
甲三从师的事,九弟的来信中口气很坚定,要请研生,我写信去请,到今天也还没见到回信。我请他的世兄催了他两次,想来不会发生什么变故。学堂最好就设在古老坪。研兄住在马拖铺乡下,他是山林间的寒苦读书人,决不会有官场的习气,可以完全放心。甲三的天分本来就低,若再以全部力量去学八股文、试帖,别的学业一定会全部荒废,我决定不让他学八股。曾兆安、欧阳钰都已保举为教官,这几天大概可以接到命令。
注:曾氏考了七次才中了秀才,其父曾麟生考了十七次且已经43岁的年龄才中秀才,所以明白八股文考录制度深深压没了人才,而是让曾纪泽从更广泛的知识里去寻找发展,曾纪泽后来自学外语成为晚清外交家,曾纪鸿推算圆周率成为数学家。曾氏后辈代代皆有大才出,无一纨绔子弟。
咸丰四年(1854)十一月二十七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