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批判性思维
很多人都是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半吊子

很多人都是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半吊子

作者: wickys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04:27 被阅读3次

作者:雷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917330/answer/272229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很多人都是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半吊子,我也是。打辩论给队友讲论点,生活里给女友讲道理,给朋友们讲观点,凭着自以为是的「批判」或者说「独立思考」对他们的观点充满轻视与不屑,只在乎自己嘴爽,不问他们心里爽到没有。

阿花说「人家又胖了,肯定是最近吃多了,要努力减肥才行」

「恩,你是说…….你的肥胖是吃引起的,不对,你的『肥』和你的『吃』不当然具有因果关系,可能是你最近缺乏运动,可能是你这次称重穿的衣服比你上一次穿的衣服重,也可能是你没有拉粑粑就去称了,还可能是……」阿花打断了阿呆的回应。

(谁要听你分析,女朋友要听你说「哪里胖了,明明好瘦」!

阿花生气,阿呆来安慰「你好奇怪,逻辑就是这样嘛,算了!给你说个开心事,我今天捡了一千块,我们一会可以去吃大餐」

「哈,我就说给你买的玉佩很灵,你看你,先高分过司考,现在又捡到钱」

「哪关玉佩什么事,迷信!我高分是因为我努力,我捡到钱是因为我走路爱低头看」

(谁要听你分析,谁要你说我迷信,我要说的是「我是那个可以给你带来好运气的『the one』!」)

「我们还是分手吧」阿花回应到。

「你无情无耻你无理取闹」「我就无情无耻无理取闹」

他们发泄「情绪」,我们用「理性」回击。你不是叫我们要理性、要批判、要质疑?我有错吗?

他们发表「观点」,我们用「感性」敷衍。你不是叫我们要热血、要动容、要真性情?我有错吗?

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是——何时理性?何时热血?怎么质疑?又为什么动容?

泰戈尔说「一颗全是理智的心,就如一把全是锋刃的刀。」这句话,绝不是要求人们放弃理智,放弃批判。他是讲理智、批判性思维最大的障碍是无法保持沟通渠道的通畅,这样的理智会把人割疼。

我们「与信息的相处方式」出了问题。

人与人的相处,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信息的交往。

信息的交往是信息间的传达、解读与反馈,进而补充或者修正。阿花与阿呆的相处其实就是阿呆对阿花传递的信息的解读、反馈以及两人间信息的交流与互动。

你哭(传递悲伤的信息),我安慰;

你骂(传递愤怒的信息),我解释;

你犹豫,我分析;你冷漠,我亲近;你伤害,我释怀……

所有信息交往的目的是希望在信息网中,保持信息的流畅与信息的对称。

同样,人与人相处的愿景是希望在人际关系网中保持人际的平衡,但我们更期待,双方能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并得以维持。

两者都希望,「让彼此了解的渠道一直畅通」,否则出现信息的不畅通或者不对称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你,关闭我了解你的渠道,你不讲清楚,那——「我不知道,原来你是想让我夸你瘦,我不知道,原来你是想让我说你会给我好运气」

如果你,阻碍我了解你的渠道,你只讲道理,那——「你是不是只懂逻辑,你是不是爱无能,我们分手好了」

人与人相处也是信息的交往,会存在误读,会存在误判。

信息有两类:情绪信息和观点信息。假设我们认同一个人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复杂体的话,那么一个人在不同语境下传递的信息存在以下三种可能:

以情绪为主的信息(阿花的话)、以观点为主的信息(阿呆的分析)、情绪和观点各占一半的信息。

女朋友撒娇,你是否应该疼着?男朋友青梅煮酒论英雄,你是否该与夫共坐说古今?那面对情绪、观点各占一半的信息,又该怎么做呢?

面对不同的信息是否要选择不同的相处方式?噗……我这篇文才不是想讲些什么「分场合说话」或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梗……我想讲的,乃是「思维的态度及模式」。

面对信息的态度及思维模式有两种:

纯选择性的思维模式,我称之为海绵式思维模式——对待信息像海绵对待水一样——被动地,不分清水或是浊水一概吸收,在这种模式下,容易出现「以固有的经验、成见、预设的立场……」,「跳过判断」(清水、浊水)直接作出「选择」——是他人所是,非他人所非;或者是他人所非,非他人所是。最后沦为「别人信息的搬运工」或者骂娘的喷子。

判断性的思维模式,我称之为淘金式思维模式,即先作出判断(区隔沙、金、石),再作出选择。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对信息的态度又分为两个层次。

我们这些批判性思维的半吊子大多在第一个层次。不想人云亦云,想独立,不盲从,于是总在批判、质疑、反驳。我称之为弱批判性思维。

这里要举学长的文章。

学长分享了一篇文章《乡村为什么没有美食》,学长又好奇去瞧了瞧原文响应,并忍不住……摘录了其中最典型的几则:

「这孩子有多可怜,从小到大就没有吃过好吃的,也不知道你妈妈的水平有多臭,居然没有做出过一次你喜欢的食物。」

「自己没有吃过家乡的美味,就代表中国乡村没有美食?!观点偏激,片面!没有个正常的价值观,连尊重劳动人民都不知道!」

「这文章有点管中窥豹的感觉,而且是井底之蛙。我的家乡的菜的味道比现在五星级饭店的菜还好吃。20年前我在杭州 一农民家吃了一次虎皮青椒,那味道简直叫绝,这家农民家庭很贫穷。真正的地道的菜本就在民间。」

「真心不喜欢做的无比精巧,放了N多调味料的饭菜,还是妈妈做的家常菜最好吃。即便是高级饭店的高级大厨,回到家里也不会天天做那么繁琐的菜式。这种单纯为了情调的东西,广大老百姓真心欣赏不了,也学不来。」

「俺是农村来到城市的,也吃了很多甚么饭馆酒店的饭菜,但饭馆尤其是酒店的所谓招牌菜我真心不觉得美味,唯一好的是好看,但不好吃。」......

黄仁宇说「警惕不要被不时产生的智力优越感所捕获而轻易得出不太靠得住的结论,甚至还在这种结论所发生的道德优越感笼罩下沾沾自喜。」

你所批判的都是你不愿意听到的,你所认同的都是你愿意听到的。

似乎不发出点「杂音」就不足以证明自己会「独立思考」。

逻辑,永远比个案重要——人若学不会抽象思考,就等于没有思考。

听到一个说法,觉得与身旁个案不相符,就连忙拿出来辩驳……这样搞,脑袋一辈子不会好。

要提升美食的水平,需要资源与竞争,这是作者提出的观念。

当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有资源、有竞争,就一定会有美食。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区别,应该不用再解释?

然此时,若你脑中浮起的,不是抽象观念的推理,而是某次用餐的难堪——则很自然地,你便会以「呸,胡说八道!城里的食物都是调味料,有够难吃!」作为该文的感想。

而这篇文章,这段观念,这套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就此,便与您终身擦肩。

第二个层次,则是「与信息和解」。我称之为强批判性思维模式。

我说的「与信息和解」,亦与人和解,与自己和解。

自接触到深知,从看到他「千好万好」到发现他「毛病不少」,从知道「毛病不少」再能做到「喜欢就好,和解得了」。

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去审视论证里(包括论题和结论)的千好万好,去厘清逻、辑思考别人的思考,去接纳论据里的毛病不少。

去「正视」,去「思考别人的思考」,这里面有新颖的观念,有抽象的逻辑——「要提升美食的水平,需要资源与竞争」

去「审视」,去发现矛盾,这里面你那些用来支撑逻辑的理由或是你的某种表达,好像没有普遍概括性诶。

去「接纳」去「和解」,噢……你的表达『乡村没有美食』可能没有概括性,会让人误解,可是你的「要提升美食的水平,需要资源与竞争」这个观念好棒,你文章里的这段套路我「懂了」——「喜欢就好,和解得了」

当你想起家乡的反例,念起母亲的手艺,此时,脑中运作的却是观念。

则你的思路,便会以「那么,要是我老娘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尝试的空间,或着,要是她的厨艺得面对更激烈的竞争,则她老人家的表现,会不会更好呢?」作收。

学着用逻辑,去反思个案。

别老用个案,去反驳逻辑。

还需要每读一篇文章,每见一段套路……都能定下心,看懂,且看透。

再求自解,或解人。

接受一个思考,好容易,不去查看隐藏的逻辑,而只看结论。

拒绝一个思考,好容易,不去理解运用的套路,而只看表述。

思考别人的思考,好难。但「思考别人的思考」,不仅能做到要独立、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还能做到,

「不自欺」。

是真的明白,还是「不想追究」,是因为懂,还是因为「懒得懂」?

是真的明白,还是「假装明白」,是因为懂,还是因为「虚荣」?

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假装不明白」,是为了懂,还是「为了反驳」?

你真的听明白她想说什么了吗?

她是想说「要减肥」,还是想说「你在不在意我胖胖的身材」?

她是想说「玉佩好灵」,还是想说「我是能带给你幸运的the one」?

尽管你反驳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与信息、与他人有着不同的相处模式,

那看法究竟是不是他的,他自己根本不知道。

我能观察到的大多数人都在运用纯选择性思维模式,少数具有选择性思维的人之中,大多数又运用的是弱批判性思维模式。所以,绝大多数人的观点只不过是环境、预设价值观和成见的产物而已。李笑来也说「很多的时候,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它正确才成为主流,只是因为它恰好最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愿思考、不善于思考的人的感觉而已。」

所以我想讲的是,基于让信息一直传递、让对话一直进行、让关系一直亲密的美好愿景,我「倡导」的是,

当他们发泄情绪,当他们发表观点,我们要运用强批判性思维,保持沟通渠道的通畅——「与信息讲和」

如果,总是用弱批判性思维去反驳,这篇文章,这段观念,这套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就此,便与您终身擦肩。

如果,总是用弱批判性思维去质疑,去反驳,去喋喋不休讲道理,这个女生,这段关系,可能,便与您终身擦肩。

「哪里有胖!是不是重了一斤?咦?你没有拉粑粑就去称重了?」

「对呀,好灵,我既然努力过了司考,就要更努力进那家律所,然后用自己的工资,也给你买一个。」

(不过,女生这样的心思还不算难,可以猜。其他的心思你说出来好不好,臣妾猜不到啊!)

如何与信息讲和?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以我浅薄的水平,很难完全说清楚,这里总结前面的观点,提供几条路径,供大家参考:

一、 拥有一种态度:好奇而又谦恭。

同时,别着急,先搞清楚论证之所在。

「One thing I know,that is I know nothing.」先哲如先是说。细细揣摩,你能看到苏格拉底对未知的好奇,对已知的谦恭。

别急,在没有搞清论证、没有看清套路、背后的潜台词之前,先等一等;记着上面讲的态度,去好

奇。

去「好奇」就要求你「主动」。回到那个脑袋里充满「十万个为什么」的年龄里,别急着下判断,主动向提供信息的人多问一问为什么你要这么说,主动向自己多问一问为什么他要这样讲,我真的明白别人的思考了吗?

别急,先找出论证之所在,再记住上面讲的态度,去谦恭。

去「谦恭」就要求你「谨慎」。

谨慎发表自己的观念,不是「少讲话少出错」而是「多讲话少出错」,因为要为自己观念,谨慎地找到可以支撑它的逻辑与证据。

谨慎面对别人的观念,但发现尽管别人的观念、别人的表达与你的立场、你的价值观冲突时,但别急,谨慎地寻找有无确凿的证据,在有了确凿的证据之后,明白了论证之后,去评估他人的话,才不会有失公允。发现自己原先的观念错了,去谦恭,去修正。

维特根斯坦也说「一个聪明人和另一个聪明人对话时,大家总是先说等一等。」

二、 用强批判性思维理解「多因一果」。

接受很多事,并不只有一种解释。接受很多事还有更好的解释。

阿花对室友阿莹说「都已经过了24小时了,我男朋友还没有回我短信。他肯定生我的气都快气疯了。」

阿花在接到「男朋友24小时没回短信」这个信息之后,她所作的反馈是,

认为「男朋友生气气疯了」。但「男朋友24小时没回短信」这个信息背后,是否存在其他的原因?也许他忙着准备考试呢,又或者,他手机丢了。

我想说的是,很多结果的背后,并非只有一种原因。很多结果的背后,并非只有坏的原因。

人的天性让我们不断的评断他人,进而决定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但是绝不要非理性、凭空地、恶意地揣测别人的动机。

在与人相处中,我们常常说「气场不合」就毫无理由地讨厌起一个人来。

从此,

他的安慰,我们揣测是猫哭耗子;

他的赞赏,我们揣测是故意讨好;

他的隐忍,我们揣测是暗藏阴谋;

用弱批判性思维,让你会推理,但你的推理永远充满「敌意」

虽然我们总是在标榜着平等与平和,可是,我们却无端恶意揣测起别人的动机。

用强批判性思维,理解「多因一果」,接受很多事,并不只有……一种解释。接受很多事,还有……更好地解释。

他的安慰,是因为同情,亦或是,与你有同样感受;

他的赞赏,是因为受惠,亦或是,对你的嘉奖钦佩;

他的隐忍,是因为认输,亦或是,自己心性的不争。

而强批判性思维,让你会推理,你的推理里,是充满「善意」,进而去与人和解。

希望读书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别人,更容易达成共识,更容易学会和解,更容易相处相知」

相关文章

  • 很多人都是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半吊子

    作者:雷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917330/answer/2...

  • 批判性思维

    对于很多人来说,“批判性思维”这个术语并不陌生。在许多通用的“人才”标准中,“拥有批判性思维”常常被归结为其中一点...

  • 批判性思维,孩子最应该具备的思维能力

    1、 在国内,Critical Thinking 被翻译成批判性思维。 看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批判性思维就...

  • 你必须拥有的能力批判性思维

    今天的内容来自于尼·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的 《学会提问》,每个人都应拥有批判性思维。 我们每个人都应拥有批判性能力...

  • 选择性粘贴

    2019年03月06日批判性思维是对我们思考过程的再思考!拥有批判性思维,你才会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你只是他人思想...

  • 批判性思维就是在自己的体内建立“多样性”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高频词,但是,可能仍然有很多人无法确切地说出来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有人被批判性思...

  • 批判性思维1

    读及批判性思维,首先解释了直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去寻找证据来进行思考,对直觉进行反思和批...

  • 批判性思维—概念解释

    批判性思维,看到这个词,你是否和我一样,觉得拥有这种思维的人是不是喜欢批判他人?不论自己是否认同的事或物,都是站在...

  • 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 · 批判性思维指南》的读书笔记 一、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对资料(演讲、文章...

  • 解读《批判性思维》

    why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很重要? 如何获得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有啥用? what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是讲证据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很多人都是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半吊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do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