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人生常态(47)

作者: 溶飞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23:51 被阅读2次

自从微信开启可以设置朋友圈展示时间,许多人纷纷把朋友圈设定为仅展示三天或者半年。一年或全部可见的朋友圈几乎没有,除非是原本就不爱发圈的人。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也把自己的朋友圈只设置为半年,上次问他(她)们原因,他(她)们的回答几乎完全一致~是因为他(她)们发圈比较频繁,担心新的朋友与自己三观不符, 以前表达的东西可能会有损他(她)们的形象,反正也就随手一设置,也没过多去研究其中利弊关系。

直到不久前,我们周末一起看一部电影,隐约记得有位高中室友小雯在朋友圈推荐过电影列表。我们便点进她的朋友圈想记下具体电影名称,结果空空如也,只剩一条线,上面有几个大字:朋友仅展示近三天朋友圈。当时个个都是心里一阵失落,那条白线,仿佛划清了大学几年的同学、好“闺蜜”情感!

那么随着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屏蔽朋友圈?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生活中越来越多得人都依赖朋友圈去了解一个人、猜测一个人的喜好、查看一个人的近况、揣摩一个人的品味....... 朋友圈已然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社交阵地。

每每想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闭朋友圈、朋友圈三天可见、朋友圈分组可见,我不禁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还有朋友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朋友圈三天可见?

我询问了几位开启朋友圈三天可见的朋友,其中有意思的理由如下:

@快快乐乐:过去的自己永远都是傻逼,三天前的自己,连我自己都不想认识。              @月牙儿:不想被观察、被评价,更不想自己的心事被他人偷窥和查看。                          @雪一片一片:我就单纯的懒得删,然后又不想关闭朋友圈。                                            @我女神LQR :因为立了太多flag,怕被啪啪打脸。                                                                @在哭的泪:只是怕以前的内容被刷屏,所以就狠心的关了。

关闭朋友圈、删朋友圈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很多不太相干的人,连楼下送水的大爷和理发店的Tony老师都加的有微信。朋友圈有太多的人与人之间,只不过是点头之交而已,甚至见都没有见过,或者期间也就说过一句话,说完也忘了删掉,就留在了几百几千人的通讯录里,找也找不到,但是当你发动态的时候~所有的内容都会被他们看见。

加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交心的朋友却没有几个,所以有很多人发朋友圈的频率也就越来越少。每条朋友圈都要想很久很久,想着~能不能发、适不适合、慢慢的都不太想发了。如果屏蔽又会让对方感到很难堪,所以三天可见、半年可见就成了两全其美的方法。

虽然每个人屏蔽朋友圈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理由,但是这种只能看三天、半年的感觉也许会让人产生距离感。朋友圈三天可见就好像一个人同意另一个人去他(她)家做客,但正当那个人兴高采烈地进门时,他(她)却站在门口冷冰冰地嘱咐了一句“除了客厅别的地方都不能进”,能明白这种忽然被推开的距离感吗?

假设一下,如果人人点开头像都是一片“朋友圈不可见”“仅展示三天朋友圈”,都已经压根找不到人了。到了那时候,就会真心得去感慨,真的非常怀念朋友圈那些放飞自我的时代。

个人觉得,不删朋友圈的人过得更加踏实前之前有一次在微博上看到一段扎心的话:

“以前以为朋友圈很干净或者喜欢都删掉的人很酷,后来才想通,朋友圈堆成山的人才是真的酷,没用的链接、过时的段子、新欢、旧爱……他们根本不在乎过去发生了什么,活在现实,看向未来。真正的放下不是绝口不提,而是在回忆涌上心头的某一天,自己笑着跟朋友讲讲。”

深以为然,尤其在成年后经历过更多人事后更能懂这种感慨。人们为什么要删朋友圈?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一秒清醒的自己,讨厌上一秒矫情的自己。

可能是因为原本特地发给某人看,后来发现是多此一举。可能是因为过了那一刻就觉得这种表达特别多余。

有时候想得到关注,想发个朋友圈找个存在感,但发完之后发现根本没有存在感,没有点赞评论,显得庸人自扰很没面子还不如删掉。说白了,都是源于在意。一个人太在乎别人的言论、在乎自己在别人心里的样子、在乎过去的人和事儿、在乎过往那个不够好的自己。

有的人把自己的朋友圈删得干干净净,隐藏自己所有的不完美,留给外界一个美好的形象。而有些人的朋友圈堆积成山,丝毫不介意把过去不够成熟的自己展示给大众,然后依旧很努力的去面向未来。相比之下,难道不是那个活在当下的后者更令人踏实一点么?

我微信里面有很多朋友,每天朋友圈更新很快,好朋友们的更新往往会淹没在一波又一波的新消息中。有时候闲下来,我就会去看看那些对我挺重要的人的朋友圈、看看自己有没有被屏蔽、看看他(她)们最近生活里发生了什么事。

有时候,我还会给他(她)们补上几个赞,表示我在关心,表示虽然忙,但是心里依然是惦记着的,并没忘了。你不屏蔽,我偶尔来,这才是最好的朋友关系。真正的朋友,并不再常常见面,而是很久不见,一见面还是很熟悉。

切记,勿用“朋友圈三天可见”去伤害真正在乎你的人。当你发现,你已经不想让人看你的“朋友圈”,或者你觉得“朋友圈”里的生活,让你厌恶。一定要明白,不是“朋友圈”出现了问题,而是你自己出现了问题。那时,你需要做的就不是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而是,狠狠心,将那些你并不欢迎的人,从你的朋友圈清除。

不要用“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冷掉朋友的心,也不要使用分组可见的功能,区别对待朋友。改变令你困顿的社交,网络上的也好,真实中的也罢,最好的方式从来都不是逃避,而是从认识的那一天起就要认认真真、勤勤恳恳。

两个人,唯有彼此可以打开心扉,才算得上真正的朋友,也才应该存在于“你的朋友圈”。“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是一种无用的逃避,其实避开的并不是陌生人,而是那些对你用了心的人。可是太多人永远都只是选择那一条最表象的路。

注 : 时间,抓起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书,看了就是知识,没看就是废纸;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相关文章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47)

    自从微信开启可以设置朋友圈展示时间,许多人纷纷把朋友圈设定为仅展示三天或者半年。一年或全部可见的朋友圈几乎没有,除...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3)

    人生就如同一锅粥,越熬越有味道。人,生来就是有用之材,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必须得在不温不火的生活中慢慢地熬,熬出...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5)

    偶然间看过这样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问:曾有人问,失去的东西回来了还要吗?你会怎么做? 答:就像曾经丢了一粒扣子,...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7)

    世事翻云覆雨,正是懂得你的难处,方能与你比肩而立,共看沧海变桑田。人活一辈子,遇见的人太多太多,可最终真正知心知底...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6)

    “合群”不应成为人的保护伞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56岁育有一儿一女的母...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4)

    前几年的冬天,我一个人去北方办事,一个多年的朋友硬说要到车站接我。不料,当天的车晚点。等我到达时,已经比约定的时间...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71)

    曾经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让人舒服,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我深以为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让人舒服的...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70)

    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了一封女儿写给爸爸的信,信的内容——是对爸爸、爷爷、奶奶的控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两...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9)

    从小到大听过无数遍的一个很真实地故事,故事的名称叫“一碗汤面”。 至今我都记得非常清楚,这个故事是18年前12月3...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59》

    平凡而难忘的一天。以不同的打开方式~在文章开始先高调的对自己说一声:生日快乐!!!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只要在生日这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人生常态(4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dt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