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河流(10-14)
10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11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12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13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14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
主耶稣说祂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生命树指向生命,智慧树指向真理;那么我们现在去寻找道路。圣灵带领我们转向伊甸园里的河流或水道。动词שָׁקָה(2:6)首先让我们看见“灌溉农业”的开端。灌溉农业以及畜牧业的产生,与食物短缺存在因果关系(另参创世记13:10)。而河流的出现表明,现在这已经不再是一个“1:29”的世界了。园子只是伊甸的一小部分;而河流首先只是一条,源头在伊甸,只是流经园子;经过之后,一分为四。这河流“在地如同在天”。另外,这里的一切地名标识这河流的路线,而这些地名都可能古已有之;比古代更古代。河流在圣经中也有特别的属灵含义,它是树木和动物等生命之源(诗篇1:3;42:1);更是圣城中的生命河(诗篇46:5;以西结书47:1-12;约翰福音3-4,7:38;启示录22:1等)。
1、名篇
创世记第2章出现了很多名称,这是“名篇”。首先是人名、然后是树名、地名、金子和宝石的名字、动物名称以及女人的名字等等。命名不仅显示神与人之间同在的关系,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共存关系;也可以标明人类进入了定居时代。尤其是这些地名,对游牧民族而言他们没有那么重要,但对农业定居者来说,这是他们的方位坐标。甚至也可以是地界标志,与其他人类地界分别。我们当记得,亚伯拉罕以撒这样分别亚比米勒,雅各这样分别拉班和以扫。我们在上一个主日视频中谈到圣经中地名和人名可能存在的各种解释,此不赘言。不过这里的地名,无论是河流还河流流经的地点,不仅证明伊甸园以及圣经一切叙事都是真实的历史地理事实,而且可以帮助后来对圣经认真的人们查考伊甸园的地理位置。
如果有人要藉着四条大河的信息锁定伊甸园的位置,不应该使用现在的世界地图,而应该重返“泛大陆”(盤古大陸,Pangaea 或Pangea)。这会有惊人的发现。我们需要强调几个变化了的事实。第一、伊甸园及其周边环境,与创世记第二、第三天的干地和水所形成的环境应该大不相同。那时候地球上只有一块泛大陆(而且是干地),四周是一体化的海洋。但现在有了河(נָהָר),这地表应该是重新改造过的。第二、第三天只有水和海(יָם),没有河流。如果整卷圣经不断提说伊甸园里的生命河,那么生命只能是与四周死亡的环境对比的概念。如果这生命和与所有水和海没有区别,到处都是生命河,逻辑安在?第三、一场大洪水,地表第二次被严重改造了(彼得前书3:4-7)。
“四道”的“道”原文是“起初”(רֹאשׁ)。比逊,פִּישׁוֹן:increase;动词 פּוּשׁ的意思是to spring about。哈腓拉,חֲוִילָה:circle(10:7,29;25:18等)。动词חוּל的意思是to twist, whirl, dance, writhe, fear, tremble, travail, be in anguish, be pained(8:10,申命记2:25,32:18等)。,גִּיחוֹן:基训,bursting forth;它是耶路撒冷那条基训河吗(列王记上1:33等);看来可能性不大,或者耶路撒冷只是基训最初的源头。动词 גִּיחַ的意思是to burst forth(士师记20:33等)。而这里强调基训流经古实全地:כּוּשׁ,black(10:6等)。希底结,חִדֶּקֶל:rapid(但以理书10:4)。亚述:אַשּׁוּר,a step(10:11等)。希底结应该在四条大河最东边。伯拉:פְּרָת,Euphrates,fruitfulness(15:8等)。
描述前两条大河的运行的动词都是“环绕”:סָבַב,to turn,encircle等(19:4等)。而第三条大河用的动词הָלַךְ:to go, walk, come(3:8)。前两条大河应该是环绕各自的流域的;这也这意味着另外两条大河的径流基本上是直线的,一如今天的样式。根据这两个动词,以及这里提供的语境,伊甸园应该位于今天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亚拉腊山一带;而不是学者们普遍认为的波斯湾北部。不排除这个可能,第一条大河比逊实际上是地中海东岸-红海-波斯湾一线。而第二条大河基训应该就是尼罗河或埃及河(15:8)的前身;或泛大陆中的地中海-大西洋之前身。我会在视频中具体指明我所看见的伊甸园及其四条大河的基本位置。而伯拉大河应该从未改道,所以摩西毋庸赘言。
2、宝石
金子(זָהָב,13:2,24:22,24:35,24:53,41:42,44:8)、珍珠(בְּדֹלַח,民数记11:7)、玛瑙(שֹׁהַם,出埃及记25:7,28:9,28:20,35:9,35:27,39:6,39:13)。这三大珍贵的“矿产资源”有关贸易、饮食和宗教事项(特别有关于祭司的服饰)。这些信息应该表明,伊甸园与外界存在某种贸易关系,不然这个“好”(טוֹב)是毫无意义的。而这些宝石的宗教用途以及被堕落之子用于商业,清清楚楚启示在以西结书28章:
“12人子阿,你为推罗王作起哀歌,说主耶和华如此说,你无所不备,智慧充足,全然美丽。13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佩戴各样宝石,就是红宝石,红璧玺,金钢石,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蓝宝石,绿宝石,红玉,和黄金。又有精美的鼓笛在你那里,都是在你受造之日预备齐全的。14你是那受膏遮掩约柜的基路伯。我将你安置在神的圣山上。你在发光如火的宝石中间往来。15你从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后来在你中间又察出不义。16因你贸易很多,就被强暴的事充满,以致犯罪,所以我因你亵渎圣地,就从神的山驱逐你。遮掩约柜的基路伯阿,我已将你从发光如火的宝石中除灭。17你因美丽心中高傲,又因荣光败坏智慧,我已将你摔倒在地,使你倒在君王面前,好叫他们目睹眼见。18你因罪孽众多,贸易不公,就亵渎你那里的圣所。故此,我使火从你中间发出,烧灭你,使你在所有观看的人眼前变为地上的炉灰。19各国民中,凡认识你的,都必为你惊奇。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直到永远”(以西结书28:12-19)。
“推罗王”的悲剧应该也是上帝要为亚当建造知道善恶树的原因之一。而这位“珠宝商”也活跃在以扫、希西家、犹大以及现在基督教身上。推罗王的结局就是巴比伦大淫妇,这是世界首富的结局启示在启示录18章:
“11地上的客商也都为她哭泣悲哀,因为没有人再买他们的货物了。12这货物就是金,银,宝石,珍珠,细麻布,紫色料,绸子,朱红色料,各样香木,各样象牙的器皿,各样极宝贵的木头和铜,铁,汉白玉的器皿,13并肉桂,豆蔻,香料,香膏,乳香,酒,油,细面,麦子,牛,羊,车,马,和奴仆,人口。14巴比伦哪,你所贪爱的果子离开了你。你一切的珍馐美味,和华美的物件,也从你中间毁灭,决不能再见了。15贩卖这些货物,藉着她发了财的客商,因怕她的痛苦,就远远地站着哭泣悲哀,说,16哀哉,哀哉,这大城阿,素常穿着细麻,紫色,朱红色的衣服,又用金子,宝石,和珍珠为妆饰。17一时之间,这么大的富厚就归于无有了。凡船主,和坐船往各处去的,并众水手,连所有靠海为业的,都远远地站着,18看见烧她的烟,就喊着说,有何城能比这大城呢?19他们又把尘土撒在头上,哭泣悲哀,喊着说,哀哉,哀哉,这大城阿。凡有船在海中的,都因她的珍宝成了富足。她在一时之间就成了荒场”(启示录18:11-19)。
伊甸园中的“贸易”(רְכֻלָּה,merchandise, traffic, trade),预表着“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的那场致命的“出卖”。金子和宝石也可以指向圣徒(玛拉基书3:3)和教会的柱石(加拉太书2:9)。我为教会里的“真男人”感谢神。如果当时伊甸园或全人类只有亚当一个人,这些珠宝及其标志的圣职活动圣职贸易的存在都没有意义。另外可能恰恰是因为比逊是金子和宝石的产地,所以被毁灭的最彻底,已经完全无影无踪了,或者深埋在瀚海沙漠之中。
五、律法(15-17)
15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
16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17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叙事顺着河流的路径到达亚当、伊甸园和上文提及的树木。这个插播手段在夏娃出场的时候还会使用——在18-25中,动物取代河流成为“广告植入”。也许河流的意义在于将伊甸园和全世界连接起来,无论作为水道还是作为共通的水资源。正因为如此,介绍完河流之后,“修理看守”这个使命才是可以解释的:预防从陆地和水道上来的“外邦人”。而与此同时,伊甸园里的恶人与伊甸园外边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有了神明确的律法和关于死亡的咒诅——人从亚当开始进入了宗教或正教的时代。
1、职分
第15节中共有4个动词,前两者的主语是神;后两者的主语是亚当。而这4个动词合起来可以构成“圣职按立”的基本真理框架。
第一、לָקַח。这个动词中文没有翻出来,英译为took;其基本含义是:to take, get, fetch, lay hold of, seize, receive, acquire, buy, bring, marry, take a wife, snatch, take away(2:21-23;3:6,19,22-23;4:11,19;5:24,6:2等)。这是具有强迫性质的撕裂和重造、甚至抢婚行动。亚当并不是伊甸园的原初居民,他是外来者:受造在伊甸园之外,后被移民到伊甸园。查阅所有圣经,无论先知和使徒,他们接受职分都是被迫的,如摩西撒母耳以利亚约拿,如彼得约翰和保罗。我被按立的时候清晰感受到被一些无法挣脱的大手扭送到了断头台,至于今日。这种“被自杀”的感觉超越任何属灵的感动和高调。我深知保罗在说什么:“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哥林多前书9:16)。摩西这话我也无数次对神说过:“主阿,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出埃及记4:13)。但摩西有什么办法呢?“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华遇见他,想要杀他”(出埃及记4:24)。亚当是被抓去服苦役的。如果那个时代有无数“自由人”在野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生活,亚当不可能愿意进入伊甸园。我这样说绝非说伊甸园不是乐园,然而基督里的那种属天的喜乐不是门外汉能明白的。当然,亚当比当时的人类可能更愿意顺服,一方面因为他本是尘土所造的,他没得选;上帝使用一个人作祂的仆人,首先让这个人看见自己不过是尘土。另一方面,神将顺服的灵吹到他里面了。后来的背叛是因亚当自己抗拒圣灵。
第二、יָנַח:安置,to rest;to let remain,to abandon等等。这是一个全新的动词,与2:8的שׂוּם不是一个词;שׂוּם可以有拣选和按立的含义,而这里的两个动词进一步解释何为שׂוּם。יָנַח常指将人从一个危险或不同的环境中分别出来,安置到另外一个环境中承担某种使命。如创世记19:16使用的就是这个动词:“但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当上帝把亚当安置在伊甸园中的时候,可能也意味着与此同时,上帝弃绝园外的世界如同后来弃绝所多玛(另参创世记42:33)。
第三、עָבַד:to work, serve。这个动词就是2:5中“耕地”的“耕”字。一方面,这个动词显示亚当进入伊甸园是来作上帝的奴仆的;另一方面,这个动词显示,人类的农耕文明从亚当开始,在这个意义上,亚当是人类第一人(3:23;4:2,12;14:4等)。
第四、שָׁמַר,to keep, guard, observe, give heed。这个动词表明一种强烈的战争或军事状态,就是面对敌人时刻保持警惕并严密看守家园。一定存在着强大的、现实的入侵威胁,这个看守才是有意义的。正因为如此,这个动词第二次出现在3:24,“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שָׁמַר)生命树的道路”。在这里,看守已经不足以表达这种战争状态了,于是进一步翻译为把守!这不是常识吗,没有他人,根本就不存在看守的问题。这不是清清楚楚吗:“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שָׁמַר)我兄弟的吗”(创世记4:9)。如果根本就没有亚伯这一个人,该隐何必这样强词夺理呢?仅就这个动词而言,我们就必须同时用常识提问:如果亚当仅仅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人,他看守什么?如果看守的对象仅仅只已经堕落的天使,而非魔鬼的差役如“罪人”或蛇,这个看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强辩说,亚当的看守仅仅是面向未来他自己的儿女们,这弯弯曲曲的道理你自己相信吗?当然,שָׁמַר也可以“遵守(圣约;17:9等)”,但这里看守的宾语清清楚楚,不是什么约定和诫命,而就是这个园子。最后,修理(禾场)看守(牧养)正是牧者面对教会和世界的基本使命(以斯拉记8:28-30;尼希米记3:29,11:19,12:25,13:22等)。
亚当是第一个监督或牧者。你们作监督的,尤其要看好教会的门,保守你们的心,因为有路上有狼、墙外有盗贼,门外有罪,中国有特务。如果没有敌人,亚当看守什么,尼希米们看守什么——保罗们看守什么:“28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或作救赎的)。29我知道我去之后,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不爱惜羊群。30就是你们中间,也必有人起来,说悖谬的话,要引诱门徒跟从他们。31所以你们应当儆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流泪,劝戒你们各人。32如今我把你们交托神,和他恩惠的道。这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使徒行传20:28-32)。
不仅如此,如果亚当的世代只有亚当一个人,上帝不需要建立一个特区或伊甸园,因为普天之下莫非亚当土,率土之滨莫非亚当臣。如果亚当的世代只有亚当一个人,就是修理也多此一举——整整一个地球,养活不了亚当一个人一家人吗?难道上帝像习国领袖一样如此无聊和恶毒或有被迫害妄想症,偏偏喜欢人成为劳改犯和全民皆兵吗?你以为神妄想全世界的人都是反华势力所以必须要求亚当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吗?真爱你们瞎激动的样子。
2、死亡
亚当是第一人。亚当不仅是农耕文明的第一人,而且也是宗教生活,至少正教生活的第一人。他代表整个人类第一次进入了宗教时代:唯一神、神圣律法以及死亡意识。在亚当之前,人心没有神,或者是泛神论。请重新仔细、仔仔细细阅读创世记4:26,“塞特也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把你的手伸出来,一只手就够了——如果亚当是第一个人类,从亚当到赛特,全人类可能就4个人:亚当、夏娃、该隐和赛特(该隐家族基本上应该是在赛特出生之后繁衍出来的,即使有重叠,全人类有几个人呢)。就这几个“烂人”,上帝何以说“那时候,人开始(הוּחַל,men began;另参6:1)求告耶和华的名”。上帝藉着赛特,将亚当家族和全人类呼喊到上帝的名下。
很清楚,创世记1:29的人的无限自由(不问善恶,一切可吃)现在被限制了;亚当标志人人从无限自由进入有限自由以及自治、节制的本质性转折——知道善恶,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日光之下没有新事,一切可能是这样发生的:亚当之前的人类虽然像天使一样被造美丽,但是后面堕落了远离了神。人若没有律法和基督(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一定离开起初所拥有的形象和样式。如果亚当是第一个领受上帝律法的人类,那么律法使人知罪,而罪的工价就是死。没有律法之前罪就在世界上;但没有律法的时候,罪也不算罪。而罪的工价就是死。有了律法,亚当之死才被称为向罪而死。相关的信息就是保罗在亚略巴古中所传讲的: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并不鉴察,如今按律法吩咐人顺服,在基督的复活和复临中呼召人悔改。与此相关,如果亚当从不知道何为死亡,神的这个诫命对他就毫无意义。亚当就真的孔子了:未知生焉知死。或者亚当就是希腊哲学家:死亡与我无关——因为我死的时候,我就不在了。亚当已经有过“外邦人”的死亡经验或死亡的间接经验,是他接受这场死亡教育的基本前提;这是常识而且更是圣经常识(创世记20:7;撒母耳记上14:39,44:22-16;列王记上2:37,42;列王记下1:4,6;以西结书33:8,14)。如果你要问没有经历亚当律法的外邦人如何死亡及其结局,你可以把这个问题还原为:5000年没有听信过福音的中国人是不是都下地狱(这个问题我们也讲过多次了)。
值得强调的是,神吩咐亚当所吃的不是地上所有的树,而是限于园中所有的树:מִכֹּל עֵֽץ־הַגָּן,Of every tree of the garden。那位先知不是吃了伯特利的食物而被狮子撕碎了吗(列王记上13:24)?亚伯拉罕不是这样面对所多玛王吗?“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14:23)。牧师不要外邦人或假弟兄哪怕“老先知”的奉献和“建议”,免得他们“投资”或“同工”之后就以为有资格来教导牧师怎样讲道,就有权势让传道人一同结党作狗。而这其中的道理,也与封闭性圣餐相关:“18你们看属肉体的以色列人。那吃祭物的,岂不是在祭坛上有分吗?19我是怎么说呢?岂是说祭偶像之物算得什么呢?或说偶像算得什么呢?20我乃是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我不愿意你们与鬼相交。21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哥林多前书10:18-21)。随意吃,原文是אָכֹל תֹּאכֵֽל,直译就是吃了你又吃。这种修辞方法与下文“必定死”的修辞方法是一样的。
我们为什么说16-17是神的律法呢?首先看“吩咐”这个动词:צָוָה,to command, charge, give orders, lay charge, give charge to, order。这是神的命令(3:11,17;6:22),也是摩西领受的律法(出埃及记23:15等)。其次,没有律法就没有死亡,正如没有光就没有光体。מֹות תָּמֽוּת;thou shalt surely die。直译是死,你死。מוּת:to die, kill, have one executed。这个动词在这里重复两次。死亡这个概念第一次以如此加强的语气出现了;有别于一般的死亡;不是一次性死亡或“外邦人死亡”意义上的死亡;而是神面前的死亡。如果起初受造之人有神的形象和样式,人应该是不会死的。正是因为人自己弃绝了神的形象和样式,死亡才会成为神的咒诅;人才需要生命树和救赎。如果创世记2章的创造是创世记1章造人的细节回放;那个“甚好”如何与这个“必定死”自洽呢?不仅死(不是律法意义上的死)已经存在了:罗马书5:13,“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而且恶(רַע)也存在了。如果没有恶,知道善恶树从何谈恶呢?这“树”知道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恶”,你觉得这合理吗?而已经存在的罪和恶,应该与罪人和恶人联系在一起的。虽然“那恶者”指撒但,但罪人是一个更普遍的用法。另外,从创世记以来,圣经第二次用了这个清清楚楚否定词:לֹא(另参2:5)——这个“不”不仅与十诫或律法的否定语气(你不可)一脉相承,而且与“甚好”冲突。
一个相关问题是:神在这里说亚当吃的日子必定死,但结果亚当和夏娃没有在那日立即死,有人将必定死翻译成将要死(you shall die)。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护教神学方法。答案更应该转向创世记3:21,“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以及创世记4:4,“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亚当和夏娃没有立即死,因为有“人”为他们或代替他们死了。
讨论:这是为什么
现在我们来面对本周的两道作业题。藉着今天的释经可以初步结论:亚当不可能是第一个人。这也涉及另外一个常识问题:明明是清清楚楚的顺序和顺叙,一定要将之勉强为倒叙,只为满足已经有的一种神学传统,这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吗?全版圣经没有一节经文说创2recap了是创1,为什么要为这个传统辩护呢?如果圣经可以这样倒叙或“颠覆”,我害怕很多经文都可以推倒重来。不仅如此,这个传统一直逼迫基督徒进入两种绝境:被动承认圣经是矛盾的或者以属灵的姿态绑架圣经向科学开战;或者接受高等批判或底本说向科学投诚。然而捍卫亚当第一论,没有捍卫我们自以为的任何一条基要真理;除非你说这个姿势本身就是基要真理。这个姿态极大地将“现代人”拦阻在福音之外,却没有任何福音根据。那些以碳-14年代测定法不准确、亚当家谱有漏代记载情况,以及希伯来文中的儿子不一定是儿子等等理由,试图延长或固守“短历史”的所有努力,都在自欺欺人。这些“传统主义”不仅把所有科学家论断为骗子和傻瓜,也把基督徒和慕道友当成了愚民;于是基督教在现代世界只能公然撒谎。
了解我的人不会认为我将科学上升为圣经的裁判者;因为我们否定亚当是第一人这个传统所根据的恰恰是圣经本身。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将所有科学常识一概视为魔鬼的伎俩;实际上一听见科学就摸枪更可能是一种魔鬼的伎俩。现在让我们藉着知道树这个论题重新来追查,看基督教的反智主义这股逆流是你如何滥觞至今的。创2recap创1的理论不是从起初就有的,也从来不是基督教的共识。只是在宗教改革时代,随着教义对教皇的胜利而繁殖出来的副产品,好像越傻越属灵的无知神学上升为宗教论战甚至宗教战争的一种超限战术。据说坚持亚当第一有助于表达传统立场以及惟独圣经惟独信心的敬虔。但这不是真的。这一反智宗教状态与长期以来对智慧树的误解密切相关。这是我们今天的主要问题:上帝为什么创造了智慧树、并将智慧树栽种在伊甸园中,又禁止人吃智慧树之果?
我首先弃绝两种答案。第一就是加尔文主义的绝对主权论:上帝将人至于两种选择中,目的是要求人绝对的顺服;因此重要的不在两棵树是什么,关键是你必须无条件服从,二者择一。第二、很多路德教会将之预表两种圣礼,貌似生命树代表基督的圣礼,而知道善恶树代表异教或邪教的崇拜礼仪;其背后站着魔鬼或堕落的天使。我认为这两种答案都有过度解释的问题,而且在努力让圣经迎合自己的教义。千万年来,在上帝所有造物中,受到最不公正对待的就是智慧树:不仅为亚当夏娃悖约吞噬,又为犹太教和基督教污为鬼魔,吃树自义;实际上是吃了又吃,死了又死。求神帮助我们今天真正地返回圣经和常识。
第一、惟独圣经。וּמֵעֵץ הַדַּעַת טֹוב וָרָע לֹא תֹאכַל מִמֶּנּוּ。我们解释这个问题一定要避免断章取义——必须同时考虑这4个概念,缺一不可:分别或知道、善恶、树和(不可)吃。离开任何一个概念,你的结论都是假的。神禁止的不是任何一项、两项、三项、而是并存为一体的四项。神不禁止知道(所以我反对无知神学);神不禁止知道善恶(所以我反对丧尽天良的基督徒);神不禁止树木(所以主说说你们是山上之城和世界的光与盐)——神唯一禁止的是“吃”知道善恶树的果子。
第二、换言之,知道善恶树的功能和目的根本就不在用于当作食物,而仅仅在知道善恶。如果你把用于知道善恶的树用作食物或肉身的消费,就彻底背离了上帝创造智慧树的目的。我们用人的常话说:你不可以把信仰、价值和真理当成经济活动和商业目标,去满足肉身的、生理的需要。“推罗王”的主要罪恶可能就是“吃了知道善恶树的果子”;而上帝愿意亚当远离覆辙——推罗王不该“消费”乐园和圣山上的圣物,用于贸易和卖钱(吃)。再换言之,你不能用无神论的逻辑面对信仰、真理和神的道。长期以来,智慧和知识一直被异教徒以及半吊子基督徒扭曲成一个负面的概念,一个与属灵和生命对立的概念。于是东方异教,本质主义哲学、心学和知行合一的蛇说,一同起来否定了圣道(知道与智慧)。然而查阅整卷圣经,知识和智慧从始至终是我们的生命,是灵,是真理!因此问题根本不在智慧和知道善恶,而在“吃智慧”,“消费善恶”!今天,我们返回创世记,到了“给智慧树平反”的时候了;这不是我们的功绩,这是基督徒的责任,这是圣经的常识,这是圣灵的感动。当然我们讲的不是人的智慧和知识,乃是神的智慧和知识。
第三、不仅如此,如果这棵树也被利用了——如蛇也引用神的话语,并利用智慧树试探夏娃和亚当——将神的智慧、特别是善恶真理当成消费品或经济项目以及政治运动,就会更严重地将人类败坏成吃人自义、自以为神的魔鬼之子。事实上,因为人没有能力像神一样善善恶恶,而人为“吃”的目的滥用“知道”必然沦为魔鬼之子,进入永罚。创世记1-2章让我们看见唯有神是善或好的本体;而3-4章让我们看见人只是根据食物、情欲和权力论断善恶,而人在魔鬼试探之下起来知道善恶之后,就是背叛、控告、被逐和杀害。
第四、圣经有大量平行的经文让我们看见,魔鬼已经在亚当之前堕落了,而且一直利用智慧树败坏人类,手段从蛇到法老不一而足。它诱惑人利用智慧追去肉欲和权势。如果动词know本意是性交,而且是男人占有女人;那么“吃(!)知道善恶”这个概念实际上指人根据自己的肉欲占有或利用善恶;或者将自己的私欲粉饰成行善恨恶。这是一切人类意识形态和所有文化的本质。然而建立在“吃”基础之上的罪人任何言行,不可能是为了正义和扬善弃恶,只是为了吃(嫉妒报仇贪婪情欲肉体);但他们却将这一切射精排卵和吞噬排泄行动粉饰成爱邻舍、公义和属灵”。一句“吃知道吃善恶”,道尽人类万年秽史,拆穿假贵族一切谎言和强暴。吃,这是所有党员革命爱国甚至女牧师的秘密。
宗派神学和教义以及亚传统带领我们绕行得太远了,深陷基博罗哈他瓦。以诺书这样惊叹智慧树的芳香美丽:how beautiful how attractive is its look is the tree!夏娃就是这样流着口水、摩拳擦掌地看着智慧树的。而这一幕让我想起马可福音13:1,“耶稣从殿里出来的时候,有一个门徒对他说,夫子,请看,这是何等的石头,何等的殿宇”。犹太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世界的所有宗教,这是人类文化的共性:利用上帝和神的智慧获取世界上的各种特权——西墙的无数眼泪和漫天纸屑,追要着一场政治复仇和世界里的王国复兴。这就是“吃智慧树”的普世信仰。这一切都要被拆毁,正如亚当夏娃因此被驱逐。凡是拿基督和神的智慧卖钱的人,贸易越多越进入强暴,都“必定死”。北大那对夫妻(孟与格蕾丝孟)说她现在要起来为正义为良知为祖国和人民;你信吗?凡因私利和私人恩怨甚至听道成仇而起来普世公义者,都是骗子。记住我们都是老亚当,需要在赛特里更新。犹大为30块钱在卖主;现代的犹大实在没得卖就卖路德加尔文,也出卖牧师和弟兄;“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参提摩太前书6:1-21);为自己丧尽天良而“感恩”不已。但“26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27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神所印证的”(约翰福音6:26-27)。阿门。
任不寐,2018年10月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