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7年12月31日,在酒泉市实验中学西三楼会议室进行的2017“精彩一群”第四届年会,是一场书友们的精神盛会。年会活动丰富的内涵,特别的形式,让我们在书香与诗意氤氲的氛围中,送走了依依不舍的2017,迎来了充满期待的2018。年会印象让书友们在跨入新年的第一周,不断在微信群内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抒发着对生命的礼赞。名师们脍炙人口的篇章、抒情达意的演讲,唤醒的每一份激情与感动,酝酿的每一种意境,都令人陶醉其中;怡情智取的每一首诗歌,都令人想随之吟诵……。这喷涌在心间的盎然生机,是因为一群同频共振的书友,心有梦想,更是因为大家都有为之前行的不懈行动!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在心潮澎湃中,眺望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你们激情似火的青春,再一次把我引燃!你们的精彩展示,给年会增添了几多璀璨夺目之星;你们的深度参与,让大家置身于憧憬之中。在与同伴的积极互动中,萌生“让灵魂生生不息,将生命紧紧握住”的一种朦胧!
至此,分享《让阅读插上飞翔的翅膀——“人间四月”读书会第五期“在路上”主题诵读活动随想》,与大家同行在充满期待的2018❤️路上!
2017年10月14日上午八点半,酒泉市“人间四月” 读书会肃州区分会“在路上”主题诵读活动如期进行。深秋十月,气温骤降,但丝毫没有影响书友们的读书热情。新城区“读来读去书城”艺林阁内,书香徜徉,思绪飞翔。一摞摞书籍、一束束鲜花、一杯杯热茶,温馨了书屋,温润着每一位书友的心。
一杯茶能品味沉浮,平常心会造就万千世界。“在路上”回望心路历程,共同的灵犀将我们凝聚在一起。欣赏着暖人心扉的文字,领悟着书友们的激扬情怀,心底荡起阵阵涟漪……
2017这一年,“人间四月” 读书会肃州区分会先后组织“阅读照亮教育”、“我和春天有个阅会”、“守望”、“亲情”、“在路上”五期主题活动。享受这一场场精神盛宴,满怀对“人间四月” 读书会肃州区分会会长龚玉萍老师的感激,满怀对“精彩一群”发起人李晓蓉老师的感激,更满怀对鼎力支持团队发展、高端引领读书活动的“人间四月”读书会总顾问——酒泉市教研室主任潘建军的钦佩。
今日静思,回味 “在路上”主题诵读活动,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龚玉萍老师温婉的笑容和她富有感染力的开场白,缓缓拉开了 “在路上”主题诵读活动的序幕。
“有人说,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途,长的是人生。”“有人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好的自己在远方。在路上,我们阅读山水,阅读历史,阅读人世百态。在路上,我们感悟生命、感悟人生,邂逅最真最美的自己。”
伴着舒缓的钢琴曲,书友们集体晨诵《当我开始爱自己》,这首诗歌,宛如启迪人生智慧的一抹绿意,清新透亮了我们的心扉,引发大家再一次认识“真实、尊重、自信、自爱、谦逊、完美”的“生命”该是怎样的一种过程。诵读的那一刻,每一颗心灵都是那么的澄澈与宁静。《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是卓别林70岁生日当天的创作。一位喜剧大师,在迟暮之年,铅华褪尽之际,悟道生命本真。他执着追求人生的态度启示我们:只有遵从身体、心灵的健康与和谐,才是珍惜人生最好的选择。
聆听书友们的故事,灵动的心儿已然上路。
《小娟悟道》是高小娟老师每一期活动中都会带给大家的“经典”环节。这期活动她以《悟道明心 对话经典》为题,把学习《道德经》《第二章美之为美》的感悟娓娓道来。她用幽默诙谐的解读方式,让时空穿越,让我们的思想与老子先生链接。让我们明白“无为”便是无心于为,无不当之为,不妄为,为恰当之为”。
管鲍之交,许攸之死,曾国藩藏锋保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像画面一样印刻在了我们心里。重温《道德经》思想精髓,博大精深中闪烁出新的光华。在一个团队中,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有其固有价值。辩证地认识自我、认知他人、接纳万物,仍是现代人秉持的理念。对待生活,对待人生最好的教材隐含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当下。
李晓蓉老师,一位在行走中读写,让文字绿了心灵春天的人,带领“精彩一群”读着、写着、分享着。《活出绽放的生命姿态》一文,写出了她对工作与学习的种种思考。她最渴望的读书状态是:“阅读——长成自己期望的样子;书写——最淡的墨水也强于最深的记忆;坚持——用阅读把别人的苟且活出诗意。”
晓蓉老师讲述了她今年暑假组织“读写20天挑战赛”的缘由。她说:不通过读写留下自己的思考,就等于熄灭了心灵深处的焰火;不捕捉刻骨铭心的体悟,人生便只会与平庸作伴。
据研究证明:每只大雁煽动翅膀时,都会带动跟随其后的大雁更加热情高涨地飞翔。通过排成人字形,一群大雁与一只大雁单独飞行相比,航程增加了70%。只有与有思想的人同行,前行的步伐才会更快、更远、更高。忘记小我,带动大我,将小我与大我深度融合,带领一个同频共振的团队前行,是每一位团队首席睿智的选择。
在路上,行走会改变世界,读写将重建心灵。
今年暑假7月21至25日,聂尚花、鲁 燕、郑小琴、马艳霞、陈瑞玲、张娟、王娟、左玉玲等15位书友结伴,赴厦门参加了全国第三届 “教育行走”公益活动,她们深深的领悟到:教育行走是一种姿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万里路途阅人无数,咀嚼有字与无字之书,生命便会呈现出一种绽放的新姿。
“教育行走”发起人——谢云老师说:“行走之意义,更重要的在于归来之后,每一个具体的教育者的行动力,或更坚定自己的方向,或是改善之后的再出发。”这,也是晓蓉老师倡议读写挑战赛的主旨。
也因为如此,参加读写挑战赛的每一个人,都在读写中发掘自我成长的内驱力。至于自己,一个20天读写活动的坚持者,也在读写中超越了自我,让前行的勇气更加蓬勃。
闫晓英老师,《内心的觉醒之旅》分享了她如何在悲喜交集中深度觉醒的生命历程。一段刻骨铭心的亲历,一段特殊的成长“路途”,让坚强的晓英几度哽咽。身为副校长的她,既要做一位孝顺的好女儿,又要成为榜样式的好母亲,更要做一位娴熟温柔的妻子,付出的辛劳可想而知。
2017年5月晓英的老父亲溘然长逝,让她经历失去父爱的痛楚,7月儿子考上心仪的大学,让她享受心之所想的快乐。但短暂的快乐也未能让她走出痛失父亲的阴影,为了散心,她与家人同去九寨沟旅行。8月8日傍晚,行至天水,坚持写作的她,一时情思喷薄,赶往宾馆挥笔疾书。她不知,恰在那时,与天水临近的九寨沟发生了地震,余震频频。亲人、书友以为她已到达九寨沟,纷纷发去了安慰的信息,打去了问候的电话。而专注于创作的她,因手机调至静音状态,对外界信息浑然不知。当她落笔后打开手机,看到了潘建军主任及众多书友打去的未接电话,一声声叮咛,一声声关切,令她泪奔。在分享中她动情地说:“地震无情,书友有情,有你们在,有团队在,成长路上不孤独。”
也正是那一刻,晓英含泪提笔,开启心门,写下了那段心路历程。作为“人间四月”肃州区分会副会长,她也是“精彩一群”最早的成员之一。她深深的明白,只有走好当下的路,才能让逝者安息,才能真正承担起一名领跑者的责任。那20天的读写接力,她写下2万多字的随笔,升华了自我,鼓舞了书友。故事在那一刻发生,也在那一刻恒远……
书友丁雪梅是一位播音员,她朗诵了阿紫的《生如胡杨》。
一首诗歌,在她那富有磁性的声音中扣动了我们的心弦:“你也许在为患得患失黯然神伤,你也许在奔波的路上迷失了心海的方向,你也许在物欲横流中浮躁了深邃的思想,你也许在世俗的纷扰中无法抑制膨胀的欲望。那你就来大漠,来看一看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看一看生长在戈壁滩上高傲的胡杨。”一首诗歌,让我们穿越了亘古的洪荒,穿越了钢筋水泥筑就的屏障, 一起感受了生命的律动,生命的坚强和生命的歌唱。
年轻的语文老师狄琼以《有幸遇见你》为题,分享了她参与 “人间四月”读书会活动的收获。“生活处处有文章”是这位小学语文老师笔下的风采。
孩子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同行者,陪她游戏、陪她读书,陪她旅游长见识,是每一位母亲的最大幸福。马伊蕾老师《美好遇见》分享了她带孩子与《教育行走》同步武穴、厦门的满满幸福。
新书友张莉老师说:“参加这样的活动就是一次心灵的美容。”她诵读了自己撰写的美文——《拜一拜都江堰》。这篇文章是她游览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写下的游记,饱含着对水利学家李冰父子工匠精神的赞誉。
罗曼·罗兰说:内心的向往,只有在被实践的亲历中,才会有深刻意义。
张丽琴老师内心的向往是一家三人去西藏旅行。今年暑假她实现了这个愿望。她分享的《西藏之旅》,图文并茂,歌声抒意,再现了她15天行程中的景色,那留在路途的动人故事,凸显了一位普通教师的情怀。
有人说:青藏线走的是公路,川藏线走的是精神。张丽琴就是一位敢于“走精神”的女教师。这位坚毅干练的女子,谁能料想她也如男儿般胸怀铮铮铁骨!早在出发前,她就准备好了一本本儿童读物、一盒盒学习用具,一袋袋孩童衣物。带着这份关爱行走在雪域高原的她,不辞劳苦给沿途遇到的11家藏民的孩子送图书、送文具、送衣物。自驾跋涉在海拔5000多米高的川藏公路上,她与爱人、女儿历经的是怎样的一种艰险?小小女子,勇气令人佩服!
回味8月20日“人间四月”第四期“亲情”主题诵读活动,晨诵《趁父母还在》那首诗的情景,也将我深深触动。在中秋佳节之际,我终于帮父亲圆了父辈兄弟姊妹11个家庭的大团园之梦。聚会那一天,当30多位晚辈深情朗诵《趁父母还在》这首诗时,那发自于内心的情和流淌于血脉中的爱,惊醒了朗诵的每一个兄弟姊妹,惊喜了我至亲至爱的父母亲与长辈们。青春无语,却焕发出活力;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只要做有心人,对亲人,对朋友,对生命的敬畏与亲近,就可以融合在平日的生活中。
心灵成长从来不会固定在哪一个季节,就像人的素养需要一辈子都要去修炼和积淀一样。诗意的生活需要我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怀,又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历练中,砥砺前行才会不断收获新的希望。
放眼望去,周边地区的读书会活动,似一缕朝阳,温暖着更多阅读爱好者的心房。自2016年“精彩一群”第三届年会正式成立“人间四月”读书会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嘉峪关市、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阿克塞县也相继成立分会。潘建军主任或全程参与、或远程指导,给出了许多好建议。书友从最初的教师主体,逐渐吸引进了一些学生、公务员以及社会其它行业人士。有的县(市、区)的读书会活动还扩展为全民阅读活动,还有的与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团队活动合为一体,使得读书活动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拔节生长。QQ、微信也不时传出各分会活动信息。一篇篇书友的读书感悟、一场场活动的报道纪实,无不呈现着“人生春色本无价,下笔耕耘总有情”、“佛不渡我我自渡,不为彼岸只为海”的人生意境。
回味2017,走进的“人间四月” 读书会的每一场活动,都似在懂你的人群中漫步。各具特色的主题诵读活动,聚焦着生活的不同侧面,让人虽身居一处,却心怀广宇。书友们的成长故事,给予彼此的鼓舞和唤醒,引燃照亮了彼此的心灵。团队的发展只有以激情唤醒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心灵感召心灵,才能锻造个体的不断独立与自主。只要保持永不褪却的青春底色,每个人都会建构越来越好的精神家园,都会在碰撞中让心灵飞翔,让阅读插上翅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