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中讲到功利化读书,那么在这一节我就直奔主题:
如何功利化的读书?
为了清晰完整,我分为三个部分来叙述,分别为读书前,读书时,读书后。
1.读书前
1.1确定读书目的
既然是功利化就必然要有一个目的,翻开一本书之前就要想清楚,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一本而不是那一本?
为了欢愉一刻?
为了学到专业知识?
为了一个完整的主题系列?
还是,随便翻翻?
最不可取的就是随便翻翻,书本也是和电视剧一样,有前言有剧情,随便翻翻一不小心就是半天过去了。
哪怕只是拿起一本心仪已久的小说,在一个懒洋洋的午后为了消磨时光也能得到精神的放松。
所以,翻开一本书之前一定要有目的。
2.读书时
2.1规划读书时间
某天,我们翻开了一本书,看完了第一章,放回了书架,下一次想起它来,只能等一个有缘的晴天。也许是一周之后,也许是几个月之后,再或者是一年之后,再重新翻开第一页--- ---
这样看书是最要不得的,很容易前功尽弃,浪费时间。
我们要读完一本书获得收获,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读书的状态。
因此,我们应该保证在一段时期内集中注意力在那一本书上,如此坚持,才能将每一天读的内容连贯起来,点成线,线成面。
对于难以自律,意志力欠缺的新手们,我建议每天坚持读书。
养成任何一个习惯都应该这样,把频率设置为每天。
如果只是一个模糊的一周两天,一周三天,很多人会把那两天放在一周结束的最后两天,万一有事耽搁,很容易就放弃了。
2.2分主题阅读
分主题读书或许是成长最快的一种读书方式。在同一个主题下,建立链接,博采众长,不断强化,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2.3读书读什么
我们谈读书时,到底是谈什么呢?
看到书里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时,我们也很容易得到感悟,这个时候,要及时把想法记录下来。
及时将思考输出为文字,不仅会让我们加深书中内容的印象,久而久之还会使我们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2.4速读还是精读
几乎所有的读书达人们都提倡速读,的确,速读只适合读书达人们。
如果是读书小白还是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若操作不当养成了囫囵吞枣的习惯,悔之晚矣。
3.读书后
读完一本书要做一个起码的复盘,可以从全局和细节两方面着手。
3.1全局记忆
人类大脑喜欢结构化的东西,因此,做思维导图就是很好的总结方式。
对新手来说,要做全书的思维导图也许有困难,那可以从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章节开始。
正所谓,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3.2细节记忆
我们在读书时就标注了有启发的地方,选取一些印象深刻的重点做成读书笔记,经常拿出来看看,这些知识就成了你的了。
只是个人一些拙见,欢迎小伙伴们留言评论交流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