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宝男会长成什么样?我心里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不解。因为自己也有儿子,就想着,无论如何,可别把孩子养成个妈宝。
你说巧不巧,今天就让我近距离的看了看妈宝男的真面目。
在一间脾胃科的诊室里,排队的一长流。只见一中年偏瘦男子坐在诊所的床上,很麻溜的在玩游戏,低着头也不看到几号了。
一开始,我也没专门注意这位大哥。就是觉得大概率是个家属,陪着老人来看病。
我等待的功夫,一位50多岁的大姐,插队但我前面。我也没吭声,看上去,她挺着急,手里拿着一张胃镜的单子。
大姐不停的擦着额头上的汗。我也不好意思说该我了,心想让她先看吧。
前面一个患者刚刚抬屁股走人,后脚这做诊室床上的这位游戏男,就直接做医生旁边的凳子上了。
医生接过擦汗大姐的胃镜单子,看了几分钟说,没事,第一步怎么治疗,第二步怎么治疗。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看明白,原来这是娘俩。
游戏男显然不是陪着妈妈来看病的,而是妈妈陪着他来看病的。
过了一会,听着他们跟大夫交流的不太顺利,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游戏男一直问一句话,“大夫,您就说多长时间能好吧”。
坐诊的大夫是个专家,也就是说我们都是挂的专家号。专家告诉他“看每一个疗程下来,你的具体情况。现在不能说就是多久就好了。”
游戏男显然对于比回答,相当嗯不满意。呼一下子,站了起来,1米8几的个子,在诊所这个又小又窄的空间来说有点威慑力。
他继续站着问。
大夫依旧笑着答。
过了一会,擦汗大姐就问大夫关于吃药的问题。大夫说,先不用开,家里有的先吃着,药店有的就从药方买就行。
于是乎,这娘俩,为这个开不开药争论不休。诊所里的空气紧张而又让人恼火。
一边是管的太多的擦汗大姐,一个劲的说“家里药还多,你就先吃家里的吧”
一边是游戏男对他妈妈说“那咱们上这来干啥了”
妈妈一直强调家里有,用家里的,没错。
儿子说,既然来了,为啥不听医生的,该吃啥药就吃啥药。不能随便用。
显然,儿子有点恼火,情绪上已经带出来了。医生看着他俩不知怎么说,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终于,儿子拗不过妈妈,屈服了。
从诊所里是气鼓鼓的走出去了。
擦汗大姐随着追出去。
胃镜单子忘记拿,上面赫然写着游戏男的年龄:36岁。
36岁了,来看病是妈妈,估计排队挂号都得是妈妈。
这一幕就在我眼前。心里涌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妈宝男”。妈宝男,可以长的很爷们。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以爱的名义捆绑他们的父母(或者他的孩子)
争取不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家长。
给孩子春风的爱和赞美鼓励。
对于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
愿我们都不要将孩子养成妈宝男,又时刻注意到,自己不越界。该让孩子吃点苦头,比你唠叨好几遍都痛苦。
痛并快乐着,没什么不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39802/6dac226e266b6af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