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名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下来的心理医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他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需要知晓的是他思考意义在进入集中营之前,所以或许意义疗法与他活下来不无关系。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弗兰克尔于集中营的真实经历,描写了纳粹压迫下的犯人的行为与想法。这一部分加深了理论的可信度,而且如此的亲身经历也确实比小说更为精彩。第二部分是弗兰克尔关于意义疗法的阐述,意在向人们说明为什么要找寻意义,并以此对抗盛行的虚无主义。
按照弗兰克尔所说,追寻生命意义的途径有三种: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工作与事业的成就感。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
爱一个人,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通过爱才能看到所爱的人的本质特性,看到他应实现而未实现的是什么。另外弗兰克尔不认为爱仅仅是性欲和本能的副现象(即作为主现象之结果而发生的现象),爱与性一样都是一种主现象,性是爱的表达方式,只有作为爱之载体的性才是正当的,甚至是神圣的。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人主要关注的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看到其生命的意义。所以痛苦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为了什么去承受痛苦,痛苦才具备了意义。另外痛苦不是寻找意义的必要方式,如果痛苦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有意义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否则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不如说是自虐。所以应该明白的是,即使在遭遇痛苦时,人们也有可能找到意义——假如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话。
在当下,心理-卫生哲学强调的是,人应当幸福,而不幸福是调适不当的结果。这样一种价值体系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不可避免的不幸之重负由于对不幸感到不幸而变的更加严重了。
存在之虚无是20世纪(应该也包括21世纪)普遍存在的现象,存在之虚无主要表现是厌倦。如叔本华所说: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与厌倦这两极之间。
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与存在之虚无息息相关,本能和传统的丧失,有时让人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他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集权主义)。
弗兰克尔认为自由是消极的,责任是积极的。负责任才是存在之本质。(很有启发,留待以后思考)
正如书中反复引用尼采的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