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独处

作者: 风车与旋转木马 | 来源:发表于2018-02-27 11:38 被阅读19次

喜欢独处的人大多都会有这种感受:一个人的时候是真自在!看书、写文、听歌、看电影,偶尔也刷刷综艺。内向的我从不觉得这样孤单寂寞,反而简单充实。

后来我有想为什么我这样享受孤独?给自己的答案是,在独处的那段时间里,我无比轻松。关上房门,就像隔断了地心引力,飞回了属于自己的星球。在那里没有猜不透看不穿的人心,没有一地鸡毛的琐碎,有的只是自己。把自己照顾好,整个世界就圆满了。

有人说你这是厌世,是逃避,是自我欺骗。是这样吗?我不是。我是在独处,但独处时我并不寂寞,我在思考,在对话,和自己对话。

过年那些天对我来讲是段有些难捱的日子。太多人聚在一起,太多人的情绪需要你去顾及,太多自我被压抑。紧密的社交活动压榨的我几乎没有时间独处,自我修复的功能没法重启。我竭尽全力在那几天保持着开心状和正能量,就像过年时放的鞭炮,卯足了劲炸响那么一会儿。但炸响之后的我就像那一地废纸屑,七零八落。

好不容易年过完了,爸妈开始正常上班,我有时间缓一缓,但生活这个调皮鬼总给你生出些事端。那天被我爸责备了几句,说我性格孤僻,得改。不能这样不和人亲近,说看看谁家的谁谁谁,多讨喜。

我讨厌被比较,或者说讨厌被定义。在我眼里,没有什么比较是绝对客观和正确的,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辩证去看待。

先说比较。有人喜欢那种会讨喜的孩子,但同时也就一定有人讨厌那种,觉得是谄媚,是讨好。你喜欢只是你喜欢,不代表我也喜欢。你喜欢不代表所有人就都得喜欢,不代表你的判定标准就是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所以这样的比较,没意义。

然后又想,那什么样的比较是有意义的?当比较的标准是绝对客观的时候,那就有意义。比如十厘米就是比五厘米长,八千克就是比四千克重。尺度单位、重量单位,一切计量单位都是国际统一规定的,在这样的统一的比较标准之下的比较结果才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我小时候也对这种比较标准表示过怀疑。我会问为什么一厘米是这么长而不是那么长?为什么这个颜色叫蓝色?既然都是名字,为什么其他颜色不叫蓝色偏偏它叫蓝色?如果我想把这个颜色叫蓝色可不可以?那时,好像还不到四岁。

后来长大后逐渐明白,有客观标准,是为了便于客观比较。而至于为什么蓝色叫蓝色,绿色不叫蓝色,我想是为了便于对事物进行分类,也便于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不然你的蓝是我的绿,这就把沟通交流的成本提升了,这完全没必要。

再说被定义。我总是隐隐觉得“定义"别人和给别人"贴标签"有些相像。我并不反对贴标签,虽然我尽量不给别人贴标签,但我不抗拒别人贴给我的标签。文艺青年、理想主义、内向之类的,太多太多。但我想标签也只是起到了一个分类作用而已,把拥有某一特性的人群划分为一类。

之前读过一本关于潜意识的书,书里讲这样的划分有些时候是无意识的,其目的是为了大脑做出快速并有效的思考和反映。因为“世界上所有物体和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如果将所有的独一无二都记在脑海中,我们早就当机了。以分类的方式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生活。我们首先关注一个物品的显著特征,其次才会考虑其独特性。”

标签未必正确,分类之后的群体之间必定存在个体差异。就像我们会用星座将人划分,研究其性格特征。星座是否科学我们尚且不谈,但未必对所有人都适用确是不争的事实,总有那么一两项会让你觉得它说的不是你,那是因为你独一无二!

虽然标签不完全正确,但分类在某时却也是必要。就比如人家看到你朋友圈分享了一首民谣,他会认为你可能是个文青,下次某位民谣歌手在livehouse演出的时候就会本能的想起你可能会感兴趣。其实这是初步了解你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不抗拒。但若想深入了解,标签就不再那么适用。

我讨厌被定义,是讨厌那种不经思考的鲁莽判断。这种“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的果断,实在不值得提倡。

写这篇文章时我在独处,但我百分之百确信我很享受这思考的过程,好像这世界又清晰了那么一些,而我也在蒙昧中一点一点解缚。这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成就,我很喜欢。

也许在我爸他们眼中这不能被理解,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没事儿,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相关文章

  • 不如独处

    喜欢独处的人大多都会有这种感受:一个人的时候是真自在!看书、写文、听歌、看电影,偶尔也刷刷综艺。内向的我从不觉得这...

  • 不如独处

    身居闹市,心里反而觉得异常孤寂,人头攒动却都是陌生的面孔,心中悲喜与谁述说? 来去匆匆的脚步,不会为不相干的人或事...

  • 不如独处

    跑步是会上瘾的,像那杯咖啡-因。 尤其在那种很想自己消失又或者独居的情绪涌上来的时候,很想很想消失或者独居而又不得...

  • 【晨读感悟】

    ①独处:“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与其和三五成群猪朋狗友吃吃喝喝,不如让自己独处。独处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总...

  • 喧嚣不如独处

    一 看到微博上好友发的文字:越来越不喜欢寒暄了,还不如省下力气看个电影,切一碗水果。我在下面评论:对呀,还不如独处...

  • 合群不如独处

    长大了突然发现,和人相处太累了,有时候就想自己一个人做点什么事情,不去可以合群,不去刻意迎合别人的笑脸。 ...

  • “ 低质量社交”和“高质量独处”怎么区分?

    很好奇,如何定义“低质量社交不如高质量独处” 现在的人们总喜欢说“低质量社交不如高质量独处”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定义...

  • 微博

    低质量的合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 每日一句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网友评论

  • 我是我的信仰5:享受孤独,我可以和别人谈笑打闹,但我从不否认我孤独着

本文标题:不如独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tx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