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蜀汉存在史官但只是兼职,并非专门修史

蜀汉存在史官但只是兼职,并非专门修史

作者: 无限江山 | 来源:发表于2024-08-22 09:14 被阅读0次

蜀汉没有史官的说法,起源于《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所记载的:“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然后,又有人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陈寿这么说,是在报复诸葛亮,为什么呢?

因为在《三国志・蜀书》当中有着很多史官类的记述,比如,《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曾经记载:“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又比如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记载为:“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余里中,广数十丈。后十余日,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在《三国志・蜀书・费祎传》中则有着这样的记载:“后十四年夏,还成都,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故冬复北屯汉寿。”

这里面,不仅出现了史官的字眼,而且还存在着灾异的记载,这么明确的事实,不是陈寿在自相矛盾吗?

加之在《晋书》陈寿本传中记载,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部将,“或云丁仪、丁暠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因此,陈寿想要借此机会来抹黑一下诸葛亮,更有的人认为,陈寿屈膝投降,将自己的国家降级为地方政权去记载,这是极其厚颜无耻到。

但这么说,实际上太低估一位史学家的操守了,陈寿的父亲犯罪受到处罚,这是应该的,且陈寿自己本人就在《蜀书》当中写到,诸葛亮处理各种事情,法律严明,人们都心服口服,这不是其父亲没犯事,平白无故受处分,街亭惨败,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这是多大的罪过?

陈寿

陈寿如果这么小心眼,此事怀恨在心五十多年,为什么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充满着对诸葛亮的崇敬,还要整理诸葛亮的文集,有的人认为,这可能也是互见法,但是这与司马迁对刘邦的记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这样的说法,过于揣测人心,那么,蜀汉是不是真的没有史官呢?

蜀汉是有史官的,但是又是没有史官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很简单,陈寿所说的是,国家没有专门记录历史的,以至于有些事情大多不知道了,这就证明,有的事情,还是知道的,还是有其他兼职类记录历史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史官,有两类,一类是专门记载历史的,一类是专门观察天象的,在西汉时期,都归太史令负责,但是到了东汉,史官便出现了兼职的现象,记载历史有兰台、东观、秘书阁等,他们类似于国家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员一样,蜀汉在刘备诸葛亮时期出现了秘书,诸葛亮以后出现了东观,比如可以知道的是郤正、陈寿、王崇等人都曾担任过这类职务。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里所记录下来“王崇补东观,许盖掌礼仪,又郤正为秘书郎,广求益部书籍。斯则典校无缺,属辞有所矣。”

三国形势图

所以,蜀汉一定是有史官的,但是,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专门的著作郎等来修筑国家历史,这样的专业职属看待蜀汉的兼职,那么说蜀汉没有专业记载历史的人员,自然也是正确的。邓艾灭了蜀汉以后,钟会带着大军进入成都,钟会被杀以后,钟会手下的那帮军士们,在成都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算有点史料,也都被这帮人给毁掉了。

而也正是因为蜀汉的史官大多是兼职,要么是搞教育,要么是看天象,甚至说东观这类机构都未见得有多大的实权,得不到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自然在修史方面,也就差了些。

因此,陈寿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蜀汉没有专职的史官,又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所以大多数历史散失了。

当然,魏晋不承认蜀汉有史官,自然也是有着以正朔大一统的政权来蔑视压制所谓的地方政权的看法,这便是其中的一些原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蜀汉存在史官但只是兼职,并非专门修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vi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