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浅谈长平之战

浅谈长平之战

作者: pitydog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18:59 被阅读0次

 

浅谈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战争数以万计,其中伤亡最大,影响最深的当为长平之战。该战为秦之一统定下基础。

  七国之中,秦国力最强,次则赵楚,然后魏齐,燕韩为末。长平之战的成因并非是秦蓄意对赵的侵略,而是出于秦对韩国的剥削。秦王以攻城为由逼韩王割地,韩王不允,乃割地与赵,以借赵之力御秦。

  当次之时,赵王心贪,且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经略近百年,国力正盛。赵悼襄王欣然得地而御秦。主将为廉颇,军20万人,建立3道放线。秦军主将王龁,将兵30万人。不可否认的是,秦军战斗力更为旺盛,一个月就攻破了第一道防线。廉颇总结失败,退到第二道防线,成功抵挡住了秦军。

  但由于赵国耕地面积少,自身粮草不济,不可与秦军旷日持久变,否则将全国饥荒而败。而廉颇并不擅长以少胜多的进攻。赵王念昔日赵奢阏与之战用进攻方式破秦,其子赵括尚存,于是便有了大家所熟知的赵括纸上谈兵,秦坑赵45万人。

  但大家总认为赵括无能之辈,我看却未必。首先他知道赵国的情况,廉颇的战略实际上是一种慢性死亡。治重症须猛药,赵括一改廉颇的策略无可厚非。其次,赵括并不知道秦的主将换成了白起,若是他知道这点,未必会上当。再则,我们忽略了秦的军力情况,秦王发全国之兵,15岁以上男童皆征调,得兵60万人。赵军45万人,这是一场秦赵集全国之力的对决,战争结果赵全军覆没,而大家往往忽略秦的损失:30万人。可以说秦是惨胜,纵是白起也没能轻易干掉赵括,我们所不齿的赵括的几次突围确实对秦军造成很大的杀伤力,但赵括在突围中阵亡,倘若他活着,继续突围下去,秦军的伤亡恐怕扩大到40万人。

  所以,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这位纸上谈兵的军事家。我们要着眼的是其他国家,譬如韩国,并未提供任何帮助,而楚魏也没有对秦实行偷袭,当秦只剩30万军的国力后,5国却只求暂时的自保,并未抓住先机攻秦。等到信陵君组成一支联合军队攻秦时,这些国家又因为心怀鬼胎,取的暂时胜利后停止不前。这和三国中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何其相似。待到十年之后,秦国力已复,加上长平之战所获得土地,秦军已约80万人,而六国从此再无与秦相抗衡的可能,这是十分可惜的。不得不佩服秦远交近攻的谋略,长平之战的失败,实际是败给六国的不团结,秦国的连横政策。

相关文章

  • 浅谈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战争数以万计,其中伤亡最大,影响最深的当为长平之战。该战为秦之一统定下基础。 七国之中,秦国力最强,次则...

  • 【历史】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 写在前面的话 长平之战 | 关于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 1. 机会来了(一) 长平之战 | 2. 机...

  • 20211218秦赵长平之战之我见及善待身边的人

    20211218秦赵长平之战之我见及善待身边的人 昨天刚把大秦帝国之崛起看完,看到秦赵长平之战这部分,长平之战,说...

  • 长平之战

    作者:周少辉 公元前262年,秦国的白起攻下了韩国的野王,上党危在旦夕。为了保卫上党,太守冯亭把上党献给了赵国,赵...

  •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发生了一场秦国和赵国的著名战役“长平之战”,因为年代久远知道的人或许不多,为什么要写这场战役?农耕畜...

  • 长平之战

    当白起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时,同时埋葬的,还有赵国的国运。 在这场后世称为长平之战的惨败中,世人大多谴责赵国国君的...

  •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有很多可讲的。首先起因是赵王贪心,接受了韩国上党官员献城,导致了秦国不再攻打韩国而去攻打秦国。 赵王起先问...

  • 长平之战

    读史的妙处在于,无论你如何嘘吁长叹,历史终成历史,纵有那么多机缘巧合,阴差阳错,抵不过阳谋阴谋,天算人算,一切已成...

  •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中国东周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前后耗时三年(近年来有一说为前期僵持对峙二年六个月,后期白热战六个月)...

  • 长平之战

    “我觉得这样不错。” “那好就这么办。” 时间来到公元前的262年。秦国攻打,并侵佔了韩国的野王。把它与韩国本土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长平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ya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