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西安直奔住处,住宿在印象南湖,让我们印象深刻。
厚重的红漆木门,五排五列的乳钉入眼,门口神兽把守,与我们想象的民宿很不一样,随着吱吖声大门自动打开,我们瞬间穿越。里面会不会住着个唐朝官家小姐姐?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09/fbbb943c1bec3b2c.jpg)
古建筑门钉是有讲究的。皇宫城门上,是九九八十一个;王府的门上,是七九六十三个;公侯,四十九个;官员,二十五个;老百姓家,一个都没有!所以,老百姓被称作“白丁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09/3275a7fe4ebd2eb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09/f048feeb07f2561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09/0cd66849d11389a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09/e99861e78305d3e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09/45bf09a658e61501.jpg)
门内光景,带我们转入另一个时空,古色古香的宅院,雅致清静。踏入院落,暖气迎面,北方的宅子让孩子们倍感新鲜。院子中央是一扇大窗户,原来底下还有一层。
娃们最爱的是进进出出与门边的八哥聊聊天,聊的呢不过就是“你好”“恭喜发财”“休息关门”之类。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09/cf4b5ea3b0e6b98c.jpg)
安置好行李,落脚处闲逛,几处雕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古风古韵。言言说这是个皇帝呢,踏青么?原来是隋炀帝的曲水流觞。
隋炀帝热爱江南文化,将江南文士热爱的曲水流觞风俗引入宫中。再到大唐盛世,玩出新高度,有了曲江宴。
曲江?鱼鱼脱口道:“灞桥烟柳 曲江池馆 应待人来。” 陆游这首《秋波媚》,豪情且浪漫。此曲江即是彼曲江吗?我们一路探寻
这里曾是隋炀帝的御花园,曲江宴饮,藏着对魏晋名仕,兰亭佳话的无限向往。
这里也是唐朝时的大公园,醉卧酒肆畅意人生,笙歌画舫踏青赏春。皇家在此御宴赐群臣,文人在此诗酒会知音,姑娘在此花宴赏春色…
曲江池馆盛世光景,藏匿于诗人的诗词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09/aee0dfffb9e1504c.jpg)
闲逛之中有过一段石板路,旁边“濯缨桥” 三个字,惹来我们一番猜测,“缨”究竟是什么呢?
有说红缨枪,有说帽子的丝带。
一番搜索,得知这个典故原来与屈原有关。
据传屈原好洁成癖,自幼有一日三濯缨的良好生活习惯,他常说:“冠为衣主,是戴在头上的,帽子不干净,人之心灵岂能洁净?”他见这条小溪水洁如镜,就常在桥下洗帽子、洗脚等。日子长了,不禁想起郢都东南面的沧浪河,河水清澄,他在郢都做官时,就常在沧浪河里洗帽子、洗脚,热天还常在河里洗澡,只是比这条小溪大多了。一日,他又在桥下洗缨濯足,又想起了郢都,情不自禁地吟起流行于郢都附近的一首民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此时,恰逢一老农从桥上经过,听到后说:“屈老夫子,这条小溪不叫沧浪河啊!”屈原一听,知道老者弄错了,忙问:“那这条小溪叫什么名字呢?”老者说:“没有名字,屈老夫子给取一个吧!”屈原望着脚下飞溅的溪水,浪花如珠似玉,水质晶莹洁净,便随口说“就叫玉水吧!“从此,这条小溪就叫玉水,沿袭至今。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座小桥取名叫濯缨桥。
可是此处并非楚地,如何会取名“濯缨桥”呢?
百度说:濯缨桥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取名叫濯缨桥。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0509/a02d32a8e7d3a2aa.jpg)
曲江池的故事很多,我们没来的及细细品,不遗憾,倒是多了些念想。
西安的建筑不高,这几日住在曲江池公园内全是仿古建筑,伴千年古韵入睡,大唐繁花入梦。曲江池边的大唐芙蓉园散步路过,鱼说她最盼着的是一袭唐装,逛大唐芙蓉园;我则想着牵着唐装少女的手看一场《梦回大唐》。
遇见西安的魅力,而后对她有了更多思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