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李为要财富自由
这本书,小时候不敢看,长大了不敢轻易推荐

这本书,小时候不敢看,长大了不敢轻易推荐

作者: 李为要财富自由 | 来源:发表于2021-07-16 18:14 被阅读0次

这是公众号【李为要财富自由】的第169篇短文,本文写于2021年5月2日,原文链接

最近打开了这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八九年前,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当时班上好多人拿着这本书在看。

我拿来看了一点点,就放下书不敢看了。

这本书是作者在和几十个精神病人接触后记录的案例。

也就是说,这本书的很多章节,是描绘的精神病人的世界观。

在接触过的众多精神病人中,作者一定是挑他觉得最有意思的来写,并且还可能有自己的一定加工。

高中的时候,我担心自己的世界观都还不成熟时,看这本书,容易被带偏。

过了这么多年,拿起来看,我也还是挺谨慎的,因为的确不少精神病医生最后自己也成了精神病患者。

所以最近在看这本书时,每次都只敢白天看,只敢看几章就停下来。

看得太投入时,我还会刻意去刷刷朋友圈,让自己回到现实世界中来。

这本书,的确是一本:

“小时候不敢看,长大后不敢轻易推荐的书”。

下面截取一段书中的内容,谈谈我的想法。


在下面的引用中,“我”指作者,“他”指作者采访的精神病人。

我:“呃……听说你自杀过很多次?” 

他面无表情地看了我一会儿:“那不是自杀,我只是想提前结束这一章。” 

“一章?”这让我想到了曾经接触过的某一位患者,“你认为我们是在一本书里?” 

他:“不是书。只是这么形容。” 我:“那是什么意思?” 他:“只是一个环节罢了。” 

我:“呃……还是没明白。” 

他漠然地看了我一会儿:“死亡并不是真的死亡,只是我们这么说。死亡只是生命这一段的终结,但是我们还会用别的方式继续下去。”

我开始有点听明白了:“原来是这样……那之后呢?是什么?” 

他:“我也不知道,某种形式吧。所以我想提早结束现在的环节去看看后面到底是什么。”

他没打算停下来,而是继续就这个问题点还在说:“生命和死亡只是我们起的名字罢了,生命本身不见得是好的,死亡也不见得是坏的。这些都只是必需的某种阶段。现在,被我们称作是生命的这个阶段,是某个巨大环节中的一个段落,之前我们经历过其他阶段,之后还会经历另一些别的什么,但是我们不清楚那是什么。”

我:“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他:“我只是说这种可能性存在,所以我才打算提前结束生命来试试。” 

我:“但这太草率了,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机会……” 他有点不耐烦地打断我:“你怎么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机会的?” 我被问愣了。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我是无神论者,也不相信灵魂这些玄幻的东西。

我相信科学,我也相信人死了,身体机能消逝后,基于其的意识也没有了。

但当我看到这个精神病人的思想时,

起初,我是觉得有点意思,他的思维和大多数人的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角度。

但看到后面,我开始有点头皮发麻,

因为我反驳不了他。

和作者一样,他的那句“你怎么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机会的?”

我回答不了。

没有经历过死亡的人,又怎么能确定死亡之后是怎样的呢?

这本书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很多精神病人是逻辑自洽的,而且经常会说得让你觉得有些道理。

更可怕的是,思考这样一个场景:

如果现在全人类的主流思想,就是“人有多次生命”,几乎所有人都信这个。

那么这时候我出来说:“要相信科学,死后啥都没了。”

我是不是会被众人当成精神病呢?

所以精神病的定义到底又是什么呢?

不被大众接受的独特思想?

如果一个人,只是思想看起来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但不会影响和伤害到他人,那他应不应该被送进精神病院呢?

写到这一句时突然发现,我上面连着写了四个问句。

可怕,差点又陷进去了。

每当有这种差点陷进去的时候,我就会去上个厕所,感受一下人间的烟火气息。

这本书里,包括现实生活中思想出问题的人,很多人都是钻牛角尖钻到了极致,最后走火入魔。

快陷进去的时候,一定要尽快让自己跳出来,转换下思绪啥的,然后再把问题想清楚。

比如上面这个病人,即使他的逻辑我们无法完全反驳,但他多次尝试自杀这一点一定是有问题的。

即使这一段人生只是一个章节,他也可以好好享受这个章节,干嘛急匆匆地翻篇。

不管人到底有没有多段人生,我们都该尽可能地活好每一段。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精神病人。

有说“自己看到的别人,都是某种动物”的,

有说“能不断重生,并且带着前世记忆的”,

还有个人说,他是“来自平行宇宙的”。

而且在他的宇宙中,科技比我们所在的宇宙要发达得多,

他们能将人类的记忆转换为数据,能够上传、拷贝,甚至将传送到另一个平行宇宙。

这,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未来可能的永生方式吗?

人类把记忆转换某种数据,存储在机器里,以后在自身身体机能衰退后,传输到另一个身体上,甚至,以后全人类都不再需要躯体。

有可能,这个“精神病人”只是看了这些想法,走火入魔了,才觉得自己是来自平行宇宙的。

但这本书是11年前写的,当时还没有什么这些概念。

作者在采访这个“精神病人”时,还带上了量子物理学教授。

病人讲的一些内容,教授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些内容,教授说现在还无法证明,但也无法否定。

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我感觉我就在现场,和作者、教授,面面相觑。

这个“精神病人”,到底是真的疯子,还是来自比我们更发达的文明,我们真的有办法确定吗?

就像我穿越回50年、100年前,告诉当时的人,用一个手掌大小的机器,就能见到世界另一端的人。

甚至,我可以用一种叫做“全息投影”的技术,即使我人在千里之外,也能立体地出现在他面前。

他们,会不会说我是精神病?


写在最后

我理解,这本书的意义在于:

提供给我们多种理解世界的角度。

有些想法,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但并不影响它们在我们的脑海里同时存在。

法国社会学家托利得曾说过:

“判断一个人的智力是否上乘,就看他脑子里是否能同时容纳下两种不同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我们常说,要培养我们的共情能力。

但如果我们脑海里只能容纳下自己的一种想法,是无法培养出共情能力的。

这也就是我理解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的价值之一。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拿来读一读。

但最后还是得再多说一次:

别深究,别陷进去了。

一些问题,就算永远解决不了,也毫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阳光、美食、家人、朋友,

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

今天就说这么多,

我去吃好吃的了,

压压惊。


推荐阅读:

如何找到好的副业

创业板涨回3000点了

相关文章

  • 这本书,小时候不敢看,长大了不敢轻易推荐

    这是公众号【李为要财富自由】的第169篇短文,本文写于2021年5月2日,原文链接[https://mp.weix...

  • 神话

    小时候能轻易说出梦想,以为说了就会实现。 长大了不会轻易说出梦想,因为知道实现梦想需要付出艰辛。 再往后不敢再有梦...

  • 2020-07-16

    《2020,这半年,都很难......》: 不敢生病,更不敢去医院。 不敢出门,也不敢轻易乘车乘船。 不敢辞职,还...

  • 不敢轻易下笔了!

    近期,在看梁衡老师的散文以及创作谈。回过头去看看自己的文章,顿觉颜面尽失。不敢轻易下笔了,还是老老实实读书吧、背诗...

  • 爱情这东西,不敢轻易触碰了,太伤人了

    爱情这东西不敢轻易触碰了,太伤人了,该收心了。

  • 长大后不敢轻易裸辞

    马上就要周末了,这次的周末有些不一样。 今天是在这个公司上班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开始前路不定,要折腾一段时间了。希望...

  • 摩天轮是小时候,摩天轮是长大了。

    很多小时候没能做的事,长大了终于做了,只是再也没有那种兴奋劲了。 很多小时候不敢做的事,长大了还是不敢做。 很多小...

  • 不管风几里,我依然是我

    打开读书,推荐了上面这本书。没有打开看作者简介,内容,更加没有,题目太刺眼,不敢看。 还有一首歌,不敢听...

  • 你的笑,还在吗

    小时候 我们总是随性地放声大笑 长大了 我们却不敢大笑 怕引来周遭疑惑的眼神 怕皱纹轻易地爬到脸上 抑或是 让我们...

  • 不敢轻易办卡了

    每年年末家庭清理时都会发现一堆卡:信用卡、美容卡、超市、药店卡还有健身卡。 前年孩子学游泳办了张卡,结果那俱乐部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本书,小时候不敢看,长大了不敢轻易推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aj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