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说尺子》
——善意提醒,因《说尺子》疯传,本人查阅资料,这标题可能不是今年高考作文考题,因此本人聊作练习写成此文,仅供大家指教,谢谢阅读!
正文:尺子度量衡工具之一也,尺寸或米、厘米等是其度量的单位,以量度物件的长短与大小。
虽俗语有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那是衡量客观世界的对象而言,乃大不一定绝好,其小亦不能不屑,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妙用。这不是对尺子这工具有怀疑,而是对掌握工具的人有所提醒。
尺子作为一种为人服务的量度工具,它彰显的是两个字、“标准”。量度就有标准,或称准绳,社会上能用准绳评判事物,纠纷就能化解,和谐就能形成,公平正义就能彰显,尤其在倡导以法律为准绳的现代法治社会。注意,那法律是集约了全体公民的公意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走足程序立法公布的有关法律条文。
法律的准绳,即法律的尺度是衡量社会的有形的硬尺,它应该没有立场,应当是中性的,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那么,有没有一把无形的藏在人们心中的软尺呢?答案是:有的!那把软尺,由宗教、意识形态、知识、阶层、种族、性别、职业等各种材料制成,社会上每一个人均在自己的心目中存有一把这样的尺子。这把尺子由于标准不同,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都从自身角度出发判断,自然的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如有人贬低曹操是奸雄,只许我负人,不许人负我;也有人赞美曹孟德文武双全,善于用人,有容乃大,善待关公就是例证。也有人歌颂诸葛亮,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君爱国;也有人批评他不自量力,劳民伤财,葬送了江山。又比如,有人觉得“资本”滴着血,罪恶累累,有人却认为“资本”集结着生产要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有人有时说读书无用,有人有时又说读书可以明理、明志、获得力量,甚至鼓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等等。这把尺子是一把软尺子,人人有之,把控难度相当的大,拿捏不准危害极大,累己累人,很可能令自己陷入尴尬被动的局面,或者思想上陷于悖论,只能不了了之。
那么,如果软硬尺子兼备,互相校对,保驾护航,高举道德的大旗的同时,严格立法执法,依法治国,把握好尺子的尺度,按照法律的准绳行为办事,社会必繁荣昌盛。
——2023.06.11.晚.
附网上疯传的文章:
2023年高考,满分作文出来了,震撼13亿人!
当下社会现状,被一个高中毕业生破解了:
滿分作文出炉,看了感触真深刻。
800字的文章表达的如此完美:格局大、立意高,十八岁的孩子那么懂事!能写出如此霸气的作文,不得不让我们佩服!
请欣赏:
《说尺子》
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
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
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
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乖巧一些,就会让领导和一席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
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
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
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
19名幸存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更无人为他送行。金有树临死前写下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
冷漠,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留下无尽的遗憾。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我们用它来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95543/bf8a07220fbd364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