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现代字典里有四层意思:一是高耸出地面的部分;二是形状似山峰;三是形容声音之大;四是姓氏。“山”是象形文字,也就是说,它由来已久。所以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不难看到作者引用“山”字的现象。而其作为一个使用率极高的意象,往往也有给全诗全词奠定一个基调和背景的重要作用。
古诗词中用“山”的含义一般有以下几种缘由:
首先,举诗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为例,自题目中便带了“山”,显然是作者诗中的主角便是那座山。这样写“山”的内涵最是浅显,若我们要理解作者的情感,往往就不能单从一个“山”字着手,而是要细细品味山中之景带给作者的感受。
其次,在中国人的眼里,山一直有着宏远静穆的形象。古人看其雄伟宏远,便将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喻之其中。如陆游写下《书愤》,其中一句“中原北望气如山”,便将自己一生所追求的和雄心壮志全部融进“山”中。
若看到的是山静穆不移的一面,往往还有另一层意思的阐述。游子远离家乡后心中印象最深的便是故乡的山脉,因为山脉通常是人类居住环境中最恒定、最醒目的存在之一。无论是谢朓《游东田》中的“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还是《送休师归长沙宁觐》里,齐己的一句“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都有着象征故乡居所的意义。
还有些诗人会把山看作是人生的归隐之地,其中王维为之最。他在《归嵩山作》中就将山,喻为自己安家落户的地方。我认为其中原因总免不了山的那种沉静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在世俗中滚打得疲惫不堪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和凡人最后都会消失净尽,是非成败也转瞬成空成幻,也唯有山,能在大地上延绵不断。和山比起来,人是那么渺小,所以才会如此崇敬山。山宽广的身躯为人们提供居住地,山的亘古不变为人们提供思想的参照物,启发人们超越俗世名利。
诗词中的“山”的意象始终交织着作者这般心志与情感。所以,要了解古之韵的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那“山”之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