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就知道自己这周日晚8点有一个分享。然后呢这件事情,每天都在心里,每天都在想,哎呀,我今天一定得抽时间把这个事儿给做了,可是呢,每一天都没有安排出来空时间做它,然后就一直拖一直拖,一直拖到周日下午5点,分享前的两个小时,实在是逼到尽头了,没有办法再拖了,只得开始备稿。最后用了2小时备完了整个稿件的腹稿,列了主要的提纲。分享的主题叫“国学之树”,我真的就画了一棵树。
![](https://img.haomeiwen.com/i8646897/103df70b211dcd26.jpg)
然后匆匆的吃个饭,就到了8点,20分钟之后,这件事就完成了。当这件事情完成的时候,感觉心里突然落了一块大石头,舒畅了好多。
我有时候在问拖延的背后是什么呢?一定是有个好处的,要不然我怎会这么拖延。我以前有很深的想过这个问题,后来的答案是,我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得不到认可,所以就一直拖着不做。
这个几个月,经历了1分钟视频、线下培训、线上分享、文章发表,事实上也不是很差,每次自己都会反复的去琢磨自己呈现的东西,有需要改进,但也有好的地方,总的来说自己对每次能够完整的呈现还是满意的。
所以,我又在想,那这个拖延的背后还有什么?大多数时候,我就这么一直赖着赖着,一直憋着憋着,憋不出来。后来我终于想到了。拖延的背后,或许就是不用那么痛苦。因为想要把你的东西整合成一个可以输出的东西的那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你要绞尽脑汁,经历无数次大脑和内心的那种搅动。我感觉就是懒,不是身体的懒,是大脑懒,就是懒得去想或整理这些思绪。其实,当你真正做完这件事情的时候,你都觉得特别畅快,又特别的兴奋,然后反复的去看去听自己输出的内容,去看自己呈现出来的东西,特别有成就感。可能这个成就感还不够大,不足以推动你客服拖延这个事儿。那就去找成就感大的事,或者把一件小事赋予一个大的意义,例如007,7天写一篇,写7年去南极,这件事就够酷。
也或许有一天我会享受这种痛并快乐着,道阻且长,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