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四·四一】
沈椒园太史所居烂面胡同,接叶亭汤西厓少宰之故居也。丁巳,余主其家,记其《秋夜》云:“薄病闲身坐小厅,乡心三度见流萤。水云凉到庭前树,一夜秋声带雨听。”
沈椒园,即沈廷芳(1702—1772),字畹叔,一字荻林,号椒园,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官山东按察使。曾掌教粤秀书院。详见《硬读<随园诗话>(333)》
烂面胡同,亦作“孏眠胡同”,后改名烂漫胡同,位于南城菜市口地区,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北口在菜市口,南口在南横街,胡同中间西拐可通往法源寺。它是北京古老的胡同之一,在《燕都丛考》里有“烂面胡同亦作懒眠”的记载。菜市口地区在明清时代是交通要道,故这里会馆林立,分布在菜市口一带的胡同里。烂漫胡同是其中一条。现拥有6座会馆遗址。
接叶亭,即汤西厓宅邸。清·戴璐《藤阴杂记》:接叶亭在烂面胡同中间,汤西崖少宰居焉。雍正时张南华鹏翀居之。乾隆丙辰,鸿博征士来京,若杭堇浦、周兰坡、申笏珊,恒集于此。丁巳(乾隆二年,1737),沈椒园侍郎寓。后为查中丞礼、祝芷塘德麟寓,稍葺治,请王蓬心宸绘图征诗,李羹堂调元八叠和韵,今归吴漪园太史富德。民国·徐珂《清稗类钞》载:光绪中,杭人徐花农侍郎琪亦居之,颜曰“小接叶亭”。乾隆有《接叶亭》、《接叶亭口号》诗,更令接叶亭名播遐迩。
汤西厓,即汤右曾(1656—1722),字西涯、西厓,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官吏部侍郎。以逸笔写山水,著墨无多,舒展自如,查慎行有诗称之。工行楷,遒媚似苏轼。工诗,继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有《怀清堂集》。卒年六十七。参见《浙江通志》、《国清朝别裁诗传》等。
丁巳,指乾隆二年,1737年。
主其家,意思是寓居于其家。主,寓居、寄住的意思。《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孟子》:“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痈疽:人名,即雍渠,卫灵公的太监。另一说指治痈疽的医生,是卫灵公的亲信),于齐主侍人(侍人:即寺人、奄人,即后来所谓的宦官,或称太监)瘠环(瘠环:人名)。
薄病,音bó bìng,即薄恙,谦辞,用于谦称自己所患的疾病。宋·陈傅良《落成王朝奉庙以薄恙不获预谢谢刘宰并诸乡丈》:“抱病荒村望欲迷,骏奔无数独鸡栖。瞻言冬鼓何时歇,好听农郊雨一犁。”
乡心,音xiāng xīn,思念家乡的心情。唐·刘长卿《新年作》诗:“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唐·张籍《冬夕》诗:“月色当窗入,乡心半夜生。”明·袁宏道《高唐道中》诗:“乡心随日暮,望眼尽天低。”
流萤,音liú yíng,意思为飞行不定的萤火虫。唐·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