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换一下写作风格。
是的,人归根结底还是享乐的动物,生活中反反复复的琐碎早已令人精疲力尽,心里只有想痛快释放一番的欲望,哪有多少精力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更别说来读一些长篇大论了。
不过,人还是有思考的冲动的,再好吃的食物、再好玩的游戏、再令人兴奋的视频、再让人沉迷的爱好,都有最终变得几分无聊,变得有些平淡无奇的时候。
其实,是人们普遍缺乏快感,所以才会在各种各样的行为中寻找快感。
相对于各种娱乐给人激发的那种强烈的快感,柴米油盐、工作生活能给人激发的快感实在是太卑微了,卑微得就像一个快要没气的打气筒,它早就快要没气了,你还必须不停地给自己打下去。
要相信一点,一个人寻找刺激、寻找快乐的动力永远不会枯竭,否则人就死了,至少在心理层面上死亡了。要不是眼前的事物不能刺激你,不能让你快乐,你怎么会不自觉地去找别的乐子呢?
也许你会问我,如果人总是在寻找快乐,那那些抑郁的人呢?那些绝望的人呢?
你问得正好。我知道,你说的不是那些假装抑郁、实则快乐的人,而是确确实实陷入巨大痛苦、悲观绝望的人。
他们虽然是痛苦的、绝望的,但他们不愿意从痛苦中间走出来这个事实,说明他们已经把痛苦当作自己的享乐了;痛苦一开始确实让他们痛苦,但时间一长,他们会不自觉地利用这个痛苦给自己带来好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所以说,人总是在寻找乐子。过去的生活太艰苦,所以人们才建设出了如今城市中的灯红酒绿,才发明出了让人难以割舍的手机、乐此不疲的游戏。当然,快乐不是这一切主要的原因,但快乐一定在里面有着驱动性的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人与人之间享乐的方式不同罢了。
人总是想要刺激、想要快感,当一个人快感缺乏时,也许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内心一定是抓狂的,存在一种压力,会让ta想方设法地寻找各种能刺激自己快感的事物。
当一个快乐的事物找到了,内心的压力暂时松解,给人带来期望的愉悦和满足;不过,这种愉悦和满足一定会快速地消退,人又会回到之前那种抓狂的状态;于是,人开始了再一次对快乐的追寻。
抓狂、消退;抓狂、消退……
于是,人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强迫性地重复某种快感,在追寻快乐和享受快乐之间荡着秋千,围绕着那个总是稍纵即逝的快乐转着圈圈。
不过,无论是荡秋千还是转圈圈,时间长了人还是会晕的,过去享乐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让你觉得无聊,正如小时候沉迷的游戏你现在肯定早已毫无兴趣。
所以说,再眼花缭乱的娱乐,也会让人审美疲劳。当娱乐让你觉得有些无聊的时候,不妨还是静下来吧,可以好好放松,也可以好好思考思考。
其实,人的大脑本身,也是在不停寻找刺激的,它也想要那些能够让它灵魂开窍、颅内高潮的东西。既然长篇大论、如羽毛般轻盈的娓娓道来不能让人觉得刺激和享受,那就用看似小巧,实则暗藏能量的文字炸弹去炸出思维的火花、点亮探索的夜空吧。
——爆炸声,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