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刻家谱一隅·乾隆:黄材李氏续修族谱

清刻家谱一隅·乾隆:黄材李氏续修族谱

作者: 献伦闲谭 | 来源:发表于2019-04-09 22:16 被阅读0次

    转载

    分类: 清刻家谱一隅

    清刻家谱一隅·乾隆: ◎湖南宁乡《黄材李氏续修族谱

    励双杰

    乾隆三十年刻本,李先明纂修,李祖义总理,李先明、李祖祯、李文佐主修,七卷首一卷,二册。

    刚说过《宁乡乌石王氏支谱》,发现手头上还有一部同属湖南宁乡地区的乾隆时期刻本《黄材李氏续修族谱》,也拿出来摆摆。此谱购于1997年,却到2007年12月30日才编目,间隔了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责任,似不全在我,主要是家谱的第一册左下部,被老鼠啃去了一部分,连文字也给吞下去了一些,所以就有些懒散,一拖再拖。当初入藏时,共有三册,以为这三册就是全本。十年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本谱卷首为一册,卷一至七又为一册,两册已是全本。这是有证据的,《颁谱字号》说:“谱帙每部装定贰本,以荣华富三字编列……共壹拾捌部。”

    多出了的一册,自卷二至七,当然与卷一至七的一册不同。若非如此多出一册,就不可能知道在大清乾隆时期,这部家谱就有两种装订法。不知“共壹拾捌部”中,这两种装法各有几部。

    在网上查到一条信息,有人说:“我是湖北十堰人,听长辈说我们是从湖南长沙府宁乡县黄材搬过来的,今年春节我仔细看过家谱和祖坟碑,知道我们是从那边搬过来的第十代人了,我们现用的家谱还是在湖南黄材系拿过来的。据谱记载。当时印过18本家谱。我们这本是富字第一号宗嘉领收的。”他说的“富字第一号宗嘉领收”,与家谱中的记载一样,说明他手上的,也是这部乾隆三十年刻本《黄材李氏续修族谱》。我这部别为“荣字第二号作哲领收”,多出来的那一册是“荣字第六号,存给西蜀先举子孙领收”,下注“本房代费壹两壹钱”,但最终还是没有被四川的族人领走,而且后来第一册也缺了。

    有意思的是,家谱第一序,也即是本谱首序,第一句话,是这样的:“谱云‘家乘’,为能载也。舟车能载物,谱牒能载事,二而一,一而二者也,故曰‘乘’也。”

    乘车、乘马的“乘”,读作chéng。还有一种读音,作shèng,《辞海》说:“家乘,史书,记载私家之事的史籍。”显然,这部家谱的第一句话,就把“家乘”的意义给搞错了。但既然能自圆其说,正好当作另一种注解。听说上海图书馆在编一部《家谱辞典》,如果能把这种说法收录进去,当然更好,可惜他们不知道。我就在这儿透露这个消息,这句话是“燕峰舒鸢”说的,时在乾隆三十年孟秋。

    家谱《凡例》中,有一条值得注意:“领收谱版者,倘有受贿疎虞、擅改字迹,或领收人擅自私改,查出有狥情不举者,罚银拾两;收版者甘罚银伍拾两,入公起息,以为日后续修之费。如抗不遵,众族坐取,即变产无词。其擅改之字,仍照原更正,随将版片另议公直老诚者领收,断不稍宽,以逭例条。”

    家谱之所以活字排版多而刻本少,其理亦在此。活字排行,随排随印随拆,要想滋生事端,较为不易。而刻本因版片可以长期保存,时间一长,物是人非,若有私心者,偷偷修改,不易及时发觉。大概本谱印刷完毕后,发现还是不妥,随之就把谱版给销毁了,故在此条之下,注上了“板已毁”三字,墨迹略淡,显为后来盖印。

    这确实令后人叹惜,这部《黄材李氏续修族谱》,刻印之精,在湖南地区家谱中,可称上驷!如果此版片能完整地保存到现在,恐也能有资格入一级文物的行列。而又让我喋喋不休的,如果第一册不被老鼠咬坏,这分明又是一部刻本家谱中的精品!但世上之事并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已经有这样的一部家谱入藏,还是知足吧。

    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刻家谱一隅·乾隆:黄材李氏续修族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uw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