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2747ea0fb06bd7de.jpg)
《散文》杂志主编蒋建伟先生来学校给孩子们做了一次专题讲座:中国当代散文的想象力和观察的几个特质。在得知听讲座的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时,他临时做了改动,谈一谈散文写作中想象力和观察力的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7db2115edd751db3.jpg)
蒋先生长相十分朴实,讲座的语言也很朴实,在他的讲述中,我们似乎能看到他生活的一些场景:生活在农村的他,养过牛放过牛,所以他观察到牛是有双眼皮的,双眼皮的牛与人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有了这个切入点,文章创作就容易多了。他家养鸡,鸡栖于埘,半夜里常有老鼠偷鸡,那些被咬死的鸡,都是一户农家日常的经济来源啊。好在母亲充满生活的智慧,用一些粮食和稻草做的窝吸引了外出觅食的鸽子,一只,两只,慢慢增多,慢慢繁殖,有了一百多只鸽子,母亲会瞒着鸽群偷偷地抓住一只鸽子,偷偷地杀了,偷偷地吃,连一根鸽子毛都不会给其他鸽子知道。而能卖5块钱一只的鸽子,也是蒋先生青少年时期求学的学费来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a6a4b698d6cec9cc.jpg)
那些普通而真实的故事,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点滴,你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点残忍的欺骗与杀戮,竟然是农人们最善良最朴实的辛劳与收获。如果没有文学,那些尘封的往事,那些独特的人生经历,怎么能够成为一篇篇美文,引发读者的共鸣?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e256cdfb7b3a1add.jpg)
孩子们听讲座时大概是不懂的,他们听到好笑处就笑,好像并没有听到他们心目中所认定的干货,因此也没记什么笔记,甚至还会认为,一个大编辑的水准不过如此。我们也很难让他们真正有所领悟,时代不同了,阅历也不同了,但就像蒋先生说的,你们一定也有属于你们的独特的故事,那么不妨用笔写下来,他也很想看到属于孩子们时代的那些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41c553c6d14f3a67.jpg)
于是我翻开雷丁班孩子的《雷丁史记》也,至少有一点雷丁班的孩子是应该表扬的,他们在没有任何人的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推进着班级“史记”的写作,因为另一个班的“史记”早已不知所踪。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e9fb6ff3b73bbcb7.jpg)
这本“杰作”中有打油诗:《十二月六日赠**狼》“手拿卡片孤勇者,直面素素不改色。待到秋来斩首日,血流万里成长河。”有为排队做核酸写的词,还有很多小小的趣事,比如Jessica因为Jerry的不小心,拖走了椅子,坐到了地上。但令人惊喜的是小马同学的景物描写:窗外的紫玉兰还是只有棕色的枝条。映在浅蓝的天空中,仿佛是天空裂开的一条缝。热闹了一整个秋天的槭树似乎看开了,看淡了。叶子变成了棕色,有点亮的棕色,和天空搭在一起,就像燕麦撒进了海盐水里。这淡蓝的天空,又像极了我们身上穿的天蓝色的西装,这是我们要参加音乐剧表演穿的服装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0b4a0537a29fab4a.jpg)
这本记载着他们喜怒哀乐的“书”,其实也是宝藏啊!观察力和想象力的结合,只要有心,只要坚持,就会成为他们最好的写作素材库。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c18f89ef8b1678f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