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看了张文质老师两节课的直播,详细做了笔记。
我对张老师一些金口玉断似的说法记忆很深。比如张老师说,读比读什么更重要。又如写作的勇气比能力更重要。还有老师要身边有师傅,心中有偶像等等,都读着口齿留香。
其中最深入我心的是这一句:
读什么书,都是读教育之书,读生命之书。
刚好今天读了叶澜老师的一篇文章,她反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提法,认为应该提倡“教师发展”。我理解这其中的意思是,教师是用整个的生命去面对学生、影响学生的,并不仅仅是用其专业素养的一面。
那么很容易推导得知,教师成长不光要读教育专业领域的书,更要兼收并蓄,读一切可读之书。
儿童作品要不要读?当然要读,因为可以了解儿童的特点。
成功励志、心灵鸡汤类的书读不读?也要读,说不定哪天苦口婆心做学生思想工作或心理辅导时会用上。
武侠小说要不要读呢?也可以读。有位名六神磊磊的作家专门读金庸,他就写文章说《射雕英雄传》一部教育学。仔细想想也是啊,例如郭靖这个笨孩子成长为“郭巨侠”不就给我们转变差生不少启示吗?
以此类推,无论浅显的童书绘本,还是通俗的言情武侠科幻,甚至流行的网络文学《绝世唐门》之类,都有阅读价值。更不必说《大教学论》《教育的目的》《教育机智》之类教育元典,以及更高深的《论语》《理想国》之类哲学经典了,尤其值得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同样可以说,我们读什么书,都会读成教育之书,读成生命之书。这是因为,读书的我们是教师,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读书时都会带入我的身份意识去读。这更是因为,读书的教师是活生生的生命,所以我们读什么都会读出生命的韵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