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版式和品相
铜元品相讲究的是品质、观感和视角效果以及艺术欣赏性。注重的是原光和包浆,以及铸造质量,保存,流通情况等。
国内常将铜元的品相分为五个级别:原光品,美品,上品,中品,下品。
铜是活跃的金属,在和空气接触中会生锈,腐蚀,所以真正的原光币是很少见的。因为利益的关系和制造技术的发达,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高仿原光币,使得很多品相派的收藏者吃药上当,这点大家都要小心。
铜元是版式和品相的结合体,版式和品相才能成就铜元鲜活的生命,所以好版好品是玩铜元追求的最高目标,但是现实中好版好品是很少的。因为级别越高的币就越少,所以对级别高的币,品相不要要求那么高,我个人认为,8级-10级币的收藏要上品或者美品以上,4级到7级币的收藏要中品或者上品以上,因为版式才是铜元的涵义和灵魂所在,品相只不过是附在版式上一件美丽的外衣而已。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实际收藏中还要靠各位的经验和摸索。
钱币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属于什么币种?
当时铸造局发行量?
现存世量?
属于什么版本?
发行背景及历史意义?
在搜集恩施版铜元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新的花形或小版式,唯有对照相关资料,类推分析判断。因此需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征求泉友们的意见和建议,一币一图地循序渐进,力求从量变到质变,达到科学认识的新高度。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在没有搜集到大量资料之前,构筑形成系统性、规范化的恩施版铜元框架为时尚早,不可一蹴而就。
品相的含义
AU=Almost Uncirculated 几乎未流通(近未使用品)
原光。几乎保持出厂状态,光泽匀和、满布币面,而且没有明显氧化斑纹或刮、划痕迹,文字及图案细部清晰。
EF=Extra Fine(或XF)特别精美(极美品)
美品。几乎没有流通过,原光消退,但币面文字、图案细节完整,包浆纯净美观。
F=Fine 较好(普品)
上品。流通痕迹明显,但没有遭到破坏性磨损或磕碰,文字图案主体基本完整,局部有磨损或硬伤,但不影响版式特征的辨认。
C=Common 一般
中品。流通过度,磨损或磕碰痕迹明显,局部已经无法辨认,但主要图案可以看清。
G=Good 差品
下品。受到严重腐蚀或磨损,部分文字、图案已经不完整,无法辨认细节。
此外还有VF(美品)、UFC(未使用)、BU(完全未使用)等品相差异。
湖北恩施李大叔整理
十二、李尤斌先生论恩施版铜元错版币
闲着无事,回想恩施私版种种,总觉得应该好好探讨。在民国之初战乱四起,恩施私版诞生于伊时,成为近代铜元史中一奇葩,并占据一定地位。
恩施私版以其版式之多,私仿及自行设版私铸,并依据鄂西山区民俗民风传说设计,加之工艺不精,错币(包括复打、叠打、错位、弱打……)精彩纷呈,独具特点。
文革后,我读《收藏》杂志及各种收藏类报刊以及诸多钱币谱书,知钱币收藏大家马定祥先生早年即十分关注恩施版铜元,欣赏并收藏恩施私版之湖北铜币,并于九十年代署名拍卖(记得是湖北、四川五十文),每枚起拍价两千元上下。(基本为民国七年五十文)
文革后国内各地出版的铜元书刊,均未标明恩施私版,而是归在各省之列。湖北铜币归于湖北省,四川七年归于四川省,且标为错版币,最高价达到八百元。而湖北铜币,特别是元、三、八年,均价高于四川七年,如民三年湖北铜币五十文,价每枚一千四百元……
宋伟杰书与以前钱币书刊不同,在于专注汉字铜元,颇具新意,且资料丰富,可供借鉴。(当然,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对于恩施版铜元有两点想法:
(1)关于恩施私版定等定级:依据一是版式,二是存世数量。是否可划分为:珍罕(存世十枚以内甚至仅见品)、珍稀(10-30枚)、珍(30-50枚)、稀少(百枚以下),然后再分五、六、七、八级。
(2)关于错币。历来钱谱没有趣味品一说!钱币凡复打、移位、错打、合背、合面,均为错币,且视为珍稀品。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自贬恩施私版之价值,放弃恩施私版之特色!
概言之,对恩施私版之认识,要增强自信,提高其认知感和欣赏价值。
恩施版铜元之铸币人,太不简单,既传统又浪漫!天马行空,自由度高,把甲壳虫、蜜蜂、蜘蛛……铸为钱币中心花,让“鄂”堂堂正正居于“四川铜币”中央,全国各地哪见如此豪情!
每一种错币之价高价低,与正币价有直接联系,也与这种错币的存世量相关,多则价低,反之则高。太多,并不能降为趣味品,如同电玩游戏币绝不是钱币一样。
错币不分等级,不去定价,依据市场规则自行交易,这就好办了。把错币看成趣味品,既无先例,也无对钱币铸造之道理。铸成之钱,只有对与错,哪有趣味之说,这是基本常识。有的钱币,正版存世量稀少,甚至系珍稀币,而其错币更少更珍稀,当然,错币价格更高。有些官版正品本来就稀少价高,而错币更少,当是难得之币。
同样的币,正品之复品相对易得,而此的错币,往往仅为独一之孤品,永远找不到完全一样的复品,如此,怎不算珍贵?
把恩施版铜元中之错币说成趣味品,是人为贬低恩施私版,是放弃恩施私版的一种特点。这种在战乱时期铸币之不精是近代铜元史上的一证。
为恩施版铜元正名,是恩施泉界要务。恩施私版的错币若被视为趣味品,那么恩施私版的价值如何?恩施私版的整体价值又如何?这是可以想象的。他人如此贬低,自有其用意,然而恩施泉友自甘受此贬,只能是可叹可悲矣!
十三、张维志求解“二筒版”的话题讨论摘要:
湖北恩施张维志:
求解,什么版?
湖北恩施张义:
仅此一枚,并不是什么版、要找出相同至少两枚币,这就是一个版。
浙江嘉兴朱韬:这个应该是个私版,并非恩施版。
湖北恩施张维志:
这是在恩施出的,也不知是哪做的,靠利川,利川的可能性近点吧。
浙江嘉兴朱韬:
在恩施发现,不一定是在恩施造的。这个没有明显恩施风格, 外来的也有可能。
湖北恩施张维志:
无法考证,所以毛闷,只有找相同版式无点的,多年前在收藏杂志,还是什么杂志依稀记得有个介绍,不晓得自已能碰上,当时也没记。
湖北十堰桂柏松:
不同意@张义兄的观点!东西就在那里,为什么非得两枚才能成为一个版式呢?不知道是谁规定的?
湖北恩施张义:
仅此一枚不能说明问题,也不可能是独一无二、仅此一枚找不出第二枚就不能说是版别。
湖北十堰桂柏松:
铜元能不能成为一个版式,好像没有谁规定非要有相同的两枚这个理论。
湖北恩施张维志:
建始也有币厂,我在建始收的几枚,质量不比官版差。
湖北十堰桂柏松:
中国历代古钱币中,孤品多的是,又有谁否定它们的存在呢!这种理论有点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样。
湖北恩施张维志:
伟哥的币,不是写的湖北,边上哪有恩施将征,除下面岔翅。(图)
湖北十堰桂柏松:
喜马拉雅山就在那里,又有谁否定它的存在呢!
浙江嘉兴朱韬:
@三不先生 老叔,你这是反推了。所谓恩施版,本身并无这么个类别,是后人给它的定义。而岔翅就是最早被认定的版式特征之一!
湖北十堰桂柏松:
@三不先生 汉字铜元中类似你这枚这样的迷局还有很多,要破解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也许永远都是一个谜。
恩施铜元元素,是一个逐步建立的概念,现在还没有穷尽其所有要素,也许还有其它元素的存在。在没有完全穷尽其要素以前,就给出一个结论,不是科学的态度。
铜元版式研究、地域特色品种研究,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而是社会科学与技术研究的范畴。很大程度上是经验科学。而社会科学研究有三大方法: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2、个体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3、实证性与评价性相结合的集成研究方法。所以,要得到一个科学合理的结论,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不能主观臆断。
重庆吴坚:
@湖北张维志三不先生四川银币有个二毛版,你这个可以叫二筒版。
阎登发谈“圈王版”及其它恩施版铜元
我查证过去恩施和川鄂边一共有四个姓“王”的铸造过民国时期铜元,此“王”币从风格当属鄂边风格,但在川(今渝)奉节发现,因版式奇特故高价求得,在当地人于十多年前购得。
后有资料表明,当为四川省主席发迹前在武汉购置机器于奉节铸造,而留姓于上以示流通不拒。(泉友“凉茶”:此币许多特征和恩施版相似,我觉得是恩施版,另外币上铸王字我是第一次见。)
四川省主席王瓒绪曾驻扎川鄂边。
恩施版铜元在民国时期所有铜元中独树一帜,值得研究,值得收藏,值得推广。
“仅见”一词是个变数,孤品一词定论死板了。
没有实物都是空谈,若是能发现贺龙在鹤峰所铸钱是钱币界幸事,尤其是苏区货币史、钱币学。
浙江嘉兴梅里布衣老师授课内容整理如下:
其实恩施版与否并没有明确界限,并不是恩施所出所有私版都叫恩施版。但是广义来说叫恩施版似乎也没法反驳。
我还是倾向于只有具备相对典型的花型和汉字形态,才叫恩施版。宁可少一些品种,但要典型化。
例如恩施有出那种很砂的砂版,我就没法觉得也是恩施版。不过倒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沙壳子。
所以我觉得传统沙壳子的叫法可以囊括一切恩施地面所见私版,而恩施版其实是近年来钱币界提出的一个概念,应该是只具备某些典型特征的沙壳子。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从一个孔的形状来评判,受制的因素很多,所以的确不能绝对化。
所以恩施版内也有“官版”和土版之别吧,感觉晚期恩施版有些可以乱真。
十四、《汉字铜元宋伟杰》
铜元作为银元之辅币,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铜元自光绪十六年(1900年)广东开铸后,地方各省遂行铸,至光绪二十一年,全国已有22个钱局铸造或试铸各行省铜元。
成渝官版铜元铸造时间长,产生了大量的一百多背和一百多面的版式,规律很难把握。伍德华先生是这样做的,首先分别列出面、背的图版,然后再按面、背的组合编号列表。这是目前钱币版式研究最科学的方法,简洁、明快,对深入了解版式之间的关联有很大帮助。现在各版研究书籍中依然沿用此法。
四川军政府统治时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处于军阀混战。有实力的大军阀争夺统治权,能拿下造币厂,铸的币就是厂版局版;而没有拿下,也就私铸军阀币;小军阀只有依附大军阀,为生计只能自己制模造币了。
总体来说,军阀大类有四川本地军阀和周边外地军阀,外地又以甘肃军阀和湖北恩施军阀为代表。本地军阀基本是仿厂版局版设计,质量参差不,制作精良的甚至和厂版局版从材质到工艺都很类似,只是字体稍显稚嫩;差点的各方面一眼便能看出是小作坊所制。
恩施版铜元基本上是五十文的,地方志记载也有私铸百文、二百文的。早起军阀基本也是仿四川厂版局版,这类铜币还算精美,只不过不少年份铸量较大,存世量较多。到后期基本是恩施自己设计的花型,再后来干脆改铸湖北铜币了。这类恩施版的湖北铜币如果能遇上三全品一定不可错过,粗糙不全的没有多大收藏价值。
恩施版铜元有自己的特殊性,有借鉴,有创新,有军私,有民私,所以情况更加复杂。到底采用或沿用那些方法更科学,有待泉友群策群力,共同研究。
恩施版铜元变化太多,也没有美品,大都是品相不太好的粗制币,价格差异不是太大。
军政府湖北各年份铜币和四川七年铜币在同等存量下比其他版价格略高。岔翅和尖翅蝴蝶星是军阀版中比较完整的一个系列。
中心鄂公认为恩施版铜元龙头品种,其次是五十文蜘蛛,其它哪怕就是目前仅见一枚的,都要靠后。
据传,中心鄂恩施版铜元目前发现三个版本,此为其中之一。如有更新发现,本图谱将逐步收录。
民国初年,靖国军、护国军、川军在恩施这片土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台,地方豪强山头林立。于是军阀掌控的铸币与地方私铸币,版别上千差万别,见多不怪。从铸造技术、材质工艺或价值正当性而论,各路军阀军铸版币(军私)相较于地方私铸版币(民私),在同等存量下,军铸(军私)应高于私铸(民私)。
私铸币千变万化,不好把握,其中自有规律,各种版式有待发现。
十五、“中心鄂”的离奇传说
恩施施南古玩城晋阳堂·唐纯儒先生口述
历史时期:民国初年
人物:
A方,拥有一定实力开炉铸钱的地方豪绅:
张启云,恩施白果两河口乡的乡长。
陈某,白果乡秀水塘附近的地方地主豪绅。其孙子目前尚在,唐纯儒在下乡收购钱币旧货时认识,并知悉了这段历史。
唐某,唐纯儒的爷爷,地主。
B方,铸钱的师傅,由地方豪绅高薪聘请的开炉铸币人:
利川齐岳山人“牟钱师”等师徒五人。
所铸钱币:仿四川铜币铸造的恩施版铜元龙头币“中心鄂”、大名誉品“蜘蛛花”、“十八月”等五十文、壹百文铜币。
事件:民国初年,陈某等人,请牟钱师等五人在恩施白果两河口乡“刺猪洞”等洞穴内铸钱。
开工生产一段时间后,牟钱师等人给陈某带信,要陈结算工钱。当时工钱以银子结算,陈某担心身带居额钱财恐遭人抢劫,性命难保,故出门时将银子贴身绑扎,又藏利刃,外罩七件衣服出门。
也正如陈某所料,牟某五人确实已起歹心,早已谋划要谋财害命。埋伏在陈某必经之路埋伏,突袭并抢夺陈的银子。陈某身虽得脱,银钱却被牟钱师等人抢走。
陈某逃回家后,气急败坏,纠集人马,返回铸钱的洞穴,将牟钱师等五人全部杀死,夺回钱财。
自牟钱师等人死后,两河口一带再没人铸造名誉品“中心鄂”、“蜘蛛花”、“十八月”版别的仿四川铜币的恩施版铜元。
唐纯儒所收购得“中心鄂”、“蜘蛛花”均出自原白果两河口乡附近人家,唐纯儒之子在此购得“十八月”壹百文铜币。经唐纯儒父子经手的“中心鄂”有3枚,“蜘蛛花”4枚,“十月花”1枚。
途径两河口的老恩利公路,在318国道没修成通车之前,一直是恩施到利川进重庆的必经之路,也叫“老318”,是重要的商贸和军事通道。据说,在现恩施白果乡两河口一带,还有包括这几种版的恩施版铜元名誉品约200余枚。数据底数没法确认。
郑姓孤老据说有一幅模具,唐纯儒曾到他家看到130多个铜币。郑老已去世。两河口、罗针田、清水洞一带出产。
屯堡向五爷家有中心鄂和蜘蛛花。
中心鄂:唐纯儒的东西来自杨、黄、张、刘姓当地村民。李、向家也有。
张义拿2个中心鄂,张维志拿1个,宣恩田继伟拿1个,廖双拿1个,朱韬拿1个,卖给黄石黄某泉友1个,唐纯儒自己手上还有一个,宣恩万寨有人在芭蕉买了1个卖给凯航古玩小曾。据打听还有3个。
蜘蛛:唐纯儒现在还有2个,张维志3个,廖双1个,张志林1个,黄石黄某1个。张维志在屯堡买了1个。
十八月:唐纯儒卖给张维志。
以上传说记录备案,为追根溯源贮备资料。在编辑这枚赵阳的蜘蛛花币的过程中,关于中心鄂、蜘蛛花等币发现处的说法,得到了赵阳先生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