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一路走来,坚持自律,在备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终于走向终点时,看见校友的招募,我果断加入校友会。接到胡老师的邀请,通过微信群平台,我们互相认识、相互了解,成为医务组校友和青年组成员。很感谢老师让我参加各类活动,期待能为校友会做出贡献。
最近的两次活动,主要关于理事的选举及志愿者的表彰,我们在复旦中学的礼堂内参与并为大家喝彩。余卓伟院长幽默风趣,他简单介绍一下,开始宣读名单。丁磊先生是常务副会长,曾经是浦东新区的副区长,务实低调。类似于就职演讲,丁会长为我们介绍了校友会的各类事项。复旦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石磊教授,为我们分析了当前中美贸易局势,让我上了一堂经济学的课程及国内目前面临的贸易挑战。
这次参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中秋音乐会,有幸再次见到蒋昌建老师,与老师合影留念。老师很绅士,耐心的接受我的请求,我内心非常激动。青年时期看辩论赛的偶像竟然近在咫尺,我觉得自考的坚持及努力真的很值得。
唱到古道边时,我一度热泪盈眶,中文歌唱的如此动听,一定与语文的咬字非常有关联。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的中文可以用极致这类词,看复旦辩论赛就可以感受,中国的中庸、大学、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十几年前的复旦已经开始对人类道德观进行辩论思考及追溯,给予我们的更是远景及信仰。
处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我,每个岗位都有各自的经历。门诊是我从事过病人最多的地方。每天都有许多患者,倾诉着自己的痛苦及不适,眉头紧锁感叹着自身的不满与哀愁。我理解他们的内心与想法,我见过太多的感性与理智的碰撞。我们说爱,石磊教授在经济展望中提到未来护工这一职业,需要爱;出身豪门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最后选择了护工这一职业作为自己为人类幸福奉献的职业。如何培养爱?对患者的爱,很值得我们去实践及传递。很感激复旦老师们为我们提供的这些精神食粮,丁奕文老师的一句:“复旦情怀,代代相传。”在复旦校友会我找到了爱,尤其对我们医护人员的关爱,深受感动。
一曲新不了情,动情之处,熟悉的电影旋律划过耳边,我很喜欢。耳科工作过的我,对耳部特征略有了解,也表示浓厚的兴趣。曾经隔床呼唤过耳部失聪被接受BaHa植入手术后,恢复听力的耳部残疾患儿。亲身经历这次后,真的为科技及耳部外科手术的神奇及伟大而倾佩。网络上有一段讲述患儿接受耳部手术前后在表情,神态的短视频,医学的魅力让患儿欢笑,医者仁心,此时的心情胜过任何一切美好。人体有输入,输出的反馈系统,门诊工作带来的声音嘈杂在这次的音乐会中,将输入的不满化为动听的音符输出,顿时享受到这顿精神大餐,让我实在的感受到人文的艺术之美。
复旦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一线的努力工作,尽职尽业。同样走出上海医科大学校门的优秀的学子们现在怎么样了?听说上医是医学生的光环,学医就去上医,来自五湖四海的医者们奔着希波克拉底誓言而来,在各自岗位上履行着各自的责任。
而我身边的这些复旦人,他们努力踏实,业务理论扎实,每件事情都能有条不紊的处理清晰。尽管各自带有点小脾气,但知工作压力的艰辛,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是离生命最接近的人,我们懂得尊重生命的本质,如果有爱,我会传递下去,找到那束光源,在其四周发光发热,陈果老师曾写过一句:“复旦之光,在某一个角落。”我想复旦即是我的光,那束充满关爱的精神之光。
我很喜欢大学的气氛,清新寡欲,自由而无用之灵魂。有位做CRRT的护理同仁说,看复旦的读书人的气质,是独带的自有的,总觉得就是舒服,让人欣赏。很感谢胡根根老师、沈毅诚老师带我们欣赏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中秋音乐节活动,现场体会到复旦在音乐领域的深厚造诣。音乐无国度,来自各国的演奏家们,敲响了苏州乐坛的听觉享受,老年合唱乐团的演出非常专业,声音浑厚有力,让我品味到生活的情趣,感受生命的美好。今生永相伴,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总相伴。祝福大家中秋佳节平安快乐!
我与蒋老师的合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