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上卿” 的政治生命

随笔:“上卿” 的政治生命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2-23 05:2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笔者最近关注了一个贴吧(名称我就保留),里面确实是在极其认真地讨论《经》、《传》细节的,甚至具体到措辞、用字、读音等等。

        不过翻翻旧帖子也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说一般在一个很短的阶段以内,经常答复大家问题、提出有见地的观点的“大V”,过了一个阶段就会消失了。当然并不是说这个贴吧从此沉沦了,因为过不了几天不知道从哪里又会冒出来能“通讲春秋三传”的新高人,再次给贴吧带来一些生气和活力。

        通常“高人”进入或者退出的原因不外乎于:看见吧里面有的评论水平不行而忿忿不平,于是强势介入,抑扬顿挫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于是诞生了新的学霸,同时在辩论中失利的老专家黯然退出。从此高人们开始刷屏,轮番点评过往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提问和观点,众人莫不拜服。

        但是这种时光往往持续了一两个星期或者一半个月之后,可能突然出现了一两个有争议的话题,高人在这种场合下当然是绝对不能袖手旁观的,于是义无反顾地加入讨论。这是一个鉴定高人“成色”的时刻,结果无非两种:要么一锤定音,引经据典,说出让大家心服口服的解释来;要么搞错了,但是自己又不能认错,必须一条道走到黑,最后被新来的高人压下去风头,从此步前人后尘,也黯然在贴吧消失了。

        其实为了一点点小学术就意气用事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比较聪明的做法是:除非有绝对把握,尽量多看、多学、少发言,别人说对了呢就上去多请教,别人万一说错了的话就多鼓励、多体谅。不应该冷言冷语,一言不合就挖苦,乃至于相互攻讦。

        当然这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经》、《传》中记载各个诸侯国上卿的工作压力可就大多了,所面对的局面也就更加复杂,能够在位置上坚持到底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单就鲁国来说,从我们已经整理完的庄公末年部分起,到春秋时期结束,其诸卿之长“大司徒”可考的执政时间我们整理如下:

    春秋时期鲁国大司徒执政统计

        这里面我们纪年的规则是:新任司徒的元年从上一任去世司徒的次年起计算,譬如公子季友在前644年春天就去世了,但是我们计算臧文仲接任司徒的元年从次年(前643)年开始,尽管实际上臧文仲可能上一年年中就已经开始行使司徒职权了。尽管这样统计可能略微影响精确度,但是可以统一标准、方便比较。另外由于季悼子具体去世的时间有争议,可能根本不到一年时间,但是我们暂定为一年,尽管叔孙昭子在其去世当年就“以再命为卿”,但是根据上述规则,我们仍然将次年定为叔孙婼任司徒的元年。根据这个数据,平均来讲首席卿大夫可以做到大约十七年多一点,这在那个时代大致相当于一代人的时间,或者说大致可以辅佐一代鲁侯。更难能可贵的是,被统计的十二位大司徒中,除了公子庆父自尽以外,其他全部得以善终,非正常死亡率只有8.3%,说明鲁国的内政确实是以“相忍为国”作为特色的。那么这个执政时间的长度与同时代的诸侯国类比起来如何呢?我们再来看看春秋时期晋国的情况:

    春秋时期晋国“为政”统计

        这里也需要说明一下,晋国的“为政” 大致相当于大司徒的身份,不过由于晋僖侯名“司徒”,为了避讳晋国就不再使用司徒这个官名了,一般称“某某为政”。晋文公作三军,设立元帅之后,一般咸以为元帅身份就是指这个“为政”;而晋文公之前则一般指与国君分别指挥下、上军者。

        另外狐偃在晋国没有明文记载曾经成为执政官。在重耳即位伊始可能瑕吕饴甥仍然短暂担任“为政”,但在其被秦穆公诱杀之后至“被庐之蒐”前,晋国担任下军将者最有可能是狐偃。因为这期间晋国主要的大事件就是讨伐大叔带、拥立周襄王复位,而主要负责沟通“革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为晋国开启东道的最合适人选就是狐偃,因此暂定狐偃为此阶段的执政官。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发现晋国历代执政官的平均在位时间下降到8.28年,也即鲁国同一时期正卿的一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晋国卿大夫的寿命就短,因为其可能在登位“为政”之前长期担任次卿,很多晋国著名的卿大夫没有熬到上卿就去世了。不过平均值确实可以说明一个现象,就是说晋国执政官面临的内政、外交压力比普通诸侯国要大得多,所以更换频次也要高得多,尽管这些上卿大多数其实仍然得以善终,也即在统计范围内的二十五位晋国执政当中,除了春秋早期和末期的政治冲突导致里克、瑕吕饴甥、知襄子三人被杀之外,中间只有先轸在“箕之役”中因为“自讨”而战死,非正常死亡率大约16%。可见晋国的内政相对来说在一直存在矛盾的同时,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缓和、平稳的,足见其“六卿”登升制度的成熟。但是受到其必须承担的军事义务和政治责任逼迫,仍然使得晋国的执政官们不得不长年奔波劳顿,甚至伤痕累累。

        再来看看同一时期与晋国面临外部压力相类似的楚国:

    楚国令尹在位时间统计

        楚国令尹在位时间与晋国的执政差不多,大约8.19年左右,表明楚国总体来说为了处理与晋国类似的竞争环境和内外压力,导致每位令尹平均能够在位的时间,比弱小得多的鲁国少一半。不过被统计的二十七位楚国令尹当中,竟然至少有十二位死于非命,非正常死亡率高达44.4%。说明楚国令尹的更新率并非完全来自其工作负担的繁重,而是由楚国内部政治斗争的血腥程度决定的。说明春秋时期的楚国始终缺乏一套相对稳定、合理的卿大夫承袭和登升制度,内耗才是导致其不能与晋国竞争的根本原因。

        无论如何,希望大家在新一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少一些内耗和意气用事,多一份宽容和忍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多多发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上卿” 的政治生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gg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