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决定做一名自由职业者——一个码字的。
人家不是说嘛,想成功就要去参照最优秀的人,以最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
我就抓耳挠腮的想:怎样才算是以最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呢?
直到一个晚上,我看了本书,书里面的主人公,通过每天阅读一本书,实现了×丝逆袭,从一个职场小菜鸟,华丽蜕变成了霸道总裁。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睡不着。
心里想着,这不就是,以最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嘛。
一天读不完一本书,你还有什么脸做自由职业者?
一天读不完一本书,你还想写好文章?
一天读不完一本书,你还好意思吃饭?
就这样,我鬼哭狼嚎,呼天抢地的立下了自己的誓言:每天读完一本书。
直到我遇到了,
它,
故事
它,
社会心理力学它,
心理学与生活
它,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我的幻想被彻底粉碎了。
这四本书,平均一下,每本有100万字。我起初觉得 ,这类大部头,晦涩难懂的书,简直是阅读之癌,谁会自虐到,读这类书啊?
我真正读下去以后,发现不是这样的,这类书的知识密度大,要想读懂它们,你需要异常专注,稍稍分心的话,就没法理解透彻,书中的内容了。
说到底,阅读大部头的书,并不会给你带来一种很愉悦的阅读体验。
相反,如果我的目标是,一天读一本书的话。为了追求阅读的数量,很可能我会倾向于去读更浅显易懂,更薄的书。这类书,不仅能给我带了流畅的阅读体验,更能给我带来愉悦感。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把自己的阅读量展示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大家看看看,我一年阅读了300本书。
如果,阅读经典的,大部头的书,一年能读透彻30本,就很厉害了。但是,阅读此类书,你可能需要时常去查阅相关术语,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一个概念,导致后面的理解困难。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你只读了30本书,读完了还不好意思分享,生怕别人说:一年读了30本书,还好意思出来炫耀。
人是最懂得避重就轻的一种动物,很多人宁愿在舒适区愉悦的读上300本书,也不会下力气读30本经典的大部头。
读书,切不可追求数量和过多的愉悦体验。
王路在文章里,提到过:
读纸质书最多的人,是出版社的编辑和校对。老校对天天都在读书,但见闻和视野也不见得有多宽广。
所以,我现在读书,不再追求数量,只注重收获,轻松了许多。
你去参加一个业余歌唱班,回来我问你,感觉怎么样?
你会回答:很爽啊,我可以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班上还有漂亮的女同学跟我合唱。
但是,你去问专业歌手,他们会告诉你:没啥劲,我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声音技巧,控制呼吸节奏,努力提高自己的歌唱技能。
读书,学习也是这个道理,想想高考前拼搏的那段时间,有乐趣可言吗?
正是,你最专注,最辛苦的时候,给你带来了的最大的进步。
所以,忽略掉读书的数量,全神关注、尽最大努力的去啃几部大部头,你会收获更多。
以后,还有人在我面前炫耀,一年读300本书的话。
我只会当他是一个愚蠢的吃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