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张摄影于 2006 年的《名利场》杂志封面上,斯嘉丽·约翰逊和凯拉·奈特莉纷纷脱下了衣服,展示着女性最两级的身姿,一个诱人,一个孤傲。而陪伴在侧的却不是某个男影星,这多少令人诧异,毕竟我们看惯了他出现在秀场上,或为其他女明星拍摄杂志封面,此次他化身为“护花使者”,说服了当时最为瞩目的两名女演员,为《名利场》拍下了这一张如意大利宫廷式的复古封面。当他侧头轻吻着凯拉·奈特莉的头发时,微闭着的双眼神秘而魅惑;敞开的白色衬衫把他黝黑的肤色衬托得性感至极,再加上两位女演员的裸体展现,构图和光的完美呈现,这期的《名利场》封面被视作了经典,人们再次感叹:任何事物在汤姆·福特的引导下,都能化腐朽为神奇。
汤姆福特说过性和裸体是他创作的灵感,这个处女座的男人用自己的格调创造了无数梦幻般的时尚作品,女人和男人的心思一一被他揣摩透彻,他曾在沙滩裸体散步,也曾让 Saint Lurant 和 Gucci 复苏,后来他把 TomFord 带到了时尚顶峰的位置,这样一个设计天才,一个对时尚艺术有着特殊嗅觉的男人,却在一次次时尚设计中凝练出了自己影像风格。
《单身男子》零九年的《单身男子》预示着他跨行的极致体验,他势必要把这一部作品拍好,不关乎他同性恋的身份,不关乎他对于自我的挑战,只关乎他一直有这样的期许,电影也是他所真正热爱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他艳惊四座的处女作,《单身男子》因为他的感官嗅觉而变得如此生动,那个男人决定自杀的时候我们才惊觉,这可能是最完整的汤姆·福特,他的影像世界像一个动物森林,我们在其中能看到最华丽的外壳,也能感受到最原始的野性,和他那不经意显露出来的悲观主义。
而今的《夜行动物》,更是如此,舍弃了华丽的设计,重新设置了戏中戏。对汤姆·福特来讲,拍电影意味着长久的考验,他声称自己的时尚和电影作品都是浪漫主义先行的试验品,而电影是长久的,我要传达一些自己坚信的观念。尤其拍《夜行动物》,投入了三年的精力,我喜欢它的前进方式。
威尼斯电影节《夜行动物》出尽了风采,拿下了评审团大奖,而《单身男子》也曾经在威尼斯上斩获了最佳男演员奖。威尼斯已被视作汤姆·福特的圣地,就像戛纳在培养自己的嫡系导演一样。看过这两部作品的人一定觉得汤姆·福特不太像传统的好莱坞导演,他的影像风格,取材拍摄和创作意图都似乎和欧洲电影息息相关,甚至在《单身男子》中,我们屡屡可以感觉到他有王家卫的影子,无论是构图还是摄影,都那么柔和和个性化。
于是我们在期待中等来了《夜行动物》,这部集结了杰克·吉伦哈尔,艾米·亚当斯,迈克尔·珊农和亚伦·泰勒-约翰逊的顶级配置电影,到底与汤姆·福特的“嗅觉”有何关联?另一方面,人们的期待值逐渐上升到一种程度上,这位时尚大帝的电影世界如何来更深层次地说服观众?这好似都像一个谜。
可是在看完《夜行动物》之后,我们才知威尼斯的嘉奖并无其他宠爱因素,因为汤姆·福特改变了自己的姿态,他不再拘泥于《单身男子》那般的情爱题材,而是把目标转换到了婚姻论上。这部改编自奥斯汀·怀特的《托尼与苏珊》的黑色系电影,成功地让汤姆·福特成为了影迷心中的宠儿,再提及他时,我们不能忘了,他是一个极其负责任的导演。
和很多靠编剧和摄影出身的导演不同,汤姆福特起点太高,他作为顶尖时尚设计师跨行,已是利弊相衡,本身来说会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夜行动物》玩出了 三条平行线叙事,多个人物命运交织,这样复杂的结构影坛里能玩出本领的不多,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玩得最好,他的《通天塔》《爱情是狗娘》《21 克》《鸟人》都在影像风格和叙事逻辑上挑战着传统的拍摄理念。
《夜行动物》会显得比较小众是因为它格局的缩小,它到底说的是一个婚姻复仇的故事,并非什么名人传记。而在电影里,因为一段失败的婚姻而展开了三个故事,这已经超出了我们所预期的范围。汤姆·福特没有再把时尚那一套搬弄出来,制造一出欲望都市。而是把视野扩大到现实与幻想,都市和西部荒野之中。
艾米·亚当斯饰演的女主角苏珊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人,她的丈夫很英俊,却背着她玩出轨;而此时,她的前任丈夫爱德华寄给了他一本自己的小说手稿,这本书就叫做《夜行动物》,苏珊在真实婚姻不稳定的情况下看完了这本小说,她慢慢被小说所侵蚀,慢慢被过去的那一段爱情婚姻所恐吓,也慢慢被眼前的现状所困扰。
这是第一段故事的结构,生活在精致奢靡的上流社会中,苏珊对过去和现状有着反复无常的情感,她通过前夫的小说来回忆解构自己的过去,才觉出自己对待爱情和婚姻的不忠,她变成了母亲口中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但一切都似乎尘埃落定了。
汤姆福特用大量蒙太奇平行剪辑手法来衔接故事和故事之间的关系,场景可以从书本的掉落转换到美国西部的荒原之中,这里是小说虚构的场景,一家三口去度假,在半路上,遭到了罪犯的挑衅和劫持,妻子和女儿都被绑匪强奸致死,丈夫胆怯懦弱不敢跟上门从而导致了这样的恶果。一年后,得了肺癌晚期的警长想帮助他逃离自己的噩梦,也想在人生的最后抓住罪犯,两个人和凶手之间的斗争在荒原地带惊心动魄地上演着。
很特别的是汤姆福特仍旧没有像过多俗套设计的情节一样,把着重点放在第一段真实的婚姻生活上,相反小说里的情节才是他有意用心刻画的,丈夫的无能和怯弱,警长的正义和无所畏惧是人性的两个极端面,这本小说使得真实生活中的苏菲深入其中,她明显可以感受到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有前夫爱德华的影子,他太理想主义化,把物质生活抛到一边,母亲不认为爱德华可以给她想要的生活。那时他们年少,不太懂得生活物质为上的含义,可其实,苏珊自己也沦落了其中,她借着对爱情的不信任为由转而投入到了现任丈夫的怀抱,并且把爱德华和自己的孩子也以打胎而告终。
原本苏珊没有这种愧疚感,但她随着生活的巨变,慢慢陷入到了惶恐之中,现在的丈夫并不爱她,她穿梭于高楼和肃穆的办公室之中,感受到的只有现实的冰冷。
而前夫的小说使她真正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去种种行为,她的前夫在她看完小说后约她见面,她带着期待而去,却最终落空一场,前夫没有赴约,她得到的,和多年前爱德华看着她在车上背着他出轨的场面是一样的结果,时间带给她的,是虚无的岁月,而小说带给爱德华的,是重新看待生活的方式。
影片从一开始就以艾米·亚当斯所饰演的苏珊为第一视角,穿插着小说情节和过去与爱德华的生活 。汤姆·福特不是那么写实主义,他把对时尚的腔调带到了电影构图当中,甚至于对人物造型变化他也丝毫不放过,奢华却冰冷的豪宅,炙热却荒芜的平原。汤姆·福特把故事和风格如此统一化,甚至于不太了解的观众也会被故事所吸引,而影像风格只是一个加码,它代表的是导演创造的能力,这也是这部电影如此精彩的原因,不会让观众空闲下来去挑剔。
杰克·吉伦哈尔,他一人分饰两角,把现实生活的爱德华和虚构的小说中丈夫一角演绎得截然不同,他早已是个好演员,挑战着各类型角色,只是观众还停留在他好看的外貌上。同样让我惊讶的还有亚伦·泰勒-约翰逊,他与生俱来的双重人格魅力挑战着片中强奸犯一角,每个眼神和动作都有强烈的标识性。
而真正值得褒奖的自然还是汤姆·福特,从《单身男子》的同性情深到《夜行动物》冷冽格调,他已然成为了导演中最具有浓烈印记的代表,他不似作者电影,通篇都在传达深刻思想;更不似大多商业趣味性导演,强调场面和技术,因为电影到头来,还是得把故事说好,因为观众挑剔的不是你多么的在行,而是在电影里,他们能看到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东西,这一点,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没有看错汤姆·福特,他也没有失信于我们。
至于《夜行动物》对婚姻的最终结论,终究是悲观主义的,它是那么现实,以至于我们可以在两段故事中看到人性的破绽和生活的荒谬。汤姆·福特大致是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来引导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选择,一个人,他成功与否,并不重要;他的品格和心性,才是我们需要去看重的。
故事里男主角是无力对抗现实的,看着妻子出轨,看着女儿被虐杀,他都没有及时做出反抗,只能事后进行报复。这个人的品性是怯弱的,所以才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事物。汤姆·福特只是借用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来提醒我们,当你的生活出现裂缝时,当你的遭遇出现毁灭的印记时,请不要忘了,你是一个渴望被爱的人,不要成为厌恶的自己,纵使现实如此残酷,我们也始终要与其抗争,就算无法挽回,却也比逃避要好得多。
最后故事里的人都得到了惩罚,而现实中,虚无才是最令人恐惧的夜行动物,它能够嗅出岁月的苍老,生活的变质和人性的终结。所以,我们的纯粹,才显得弥足珍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