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想象力偏差-如何避免不幸福

想象力偏差-如何避免不幸福

作者: 福托得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10:48 被阅读76次
    想象力偏差-如何避免不幸福

        2017年我读完的最后一本书就是丹尼尔.吉尔伯特所著的《哈佛幸福课》。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为之努力的,并不是财富 美貌 智慧等,其实就是幸福。因为比财富,我比不上马爸爸;论美貌比不上黄晓明;论智商比不上诸位大神,但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幸福的中年油腻男啊。

            这本书并不是教你如何获得快乐,而是告诉你为什么人们会不幸福。每个人都是被自己关于幸福的愿景驱动着,我们的每个行动都源于在想象中这个行动的结果能让我们更幸福。作者认为人们不幸福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未来幸福程度的预测不准确造成的,说白了就是期望过高。这本书通过分析人们在预测未来幸福感时为什么会出现预测偏差,告诉你怎么规避偏差,从而指出幸福的方向。

            书里首先描述了想象为什么令我们感到幸福快乐

          人类是唯一会思考未来的动物。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想象比真正体验更加让人愉快。人们愿意想象未来,还因为我们生来就带有强烈的控制欲。获得控制权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少领导从岗位上退下来不久身体就垮掉了),人们可以通过想象未来获得了一种控制感。想象还能有效地防止痛苦,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好的事,能够减轻这些事情对我们造成的冲击(想象高血压 糖尿病带来等坏处而控制饮食)。

    【实验】研究人员送给养老院的老人们绿植,其中一半由老人自己照顾绿植,包括负责浇水、施肥,这一组叫做高控制组;而另一半老人的绿植是由工作人员来照顾的,这组被称为低控制组。半年之后,低控制组30%的老人去世了,高控制组只有15%的老人去世。

          什么类型的想象偏差导致我们对幸福的预期不准确呢?

    1. 投射偏差

            人们在做预测的时候参考的是现在的状况,如果把现在的状态投射到未来,而未来的状态又和现在的不一样,就会造成预测偏差。大多数人都很难构想出一个跟现在截然不同的未来,每个人对未来的想象都被局限在某个地域、某个时代和某种境遇下,而事实上,想象未来时的感觉,通常只是我们对现在的反应。

    【实验】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就“吃肉酱意大利面”这件事进行预测,是明天早上吃感觉好还是明天下午吃感觉好。这些志愿者会先想象自己现在是不是想吃意大利面,如果饿了,就可能说“味道不错,什么时候吃都可以”;如果不饿的话,他们更有可能会说“肉酱意大利面有什么好吃的,我什么时候都不想吃”,他们是在用当下对这个事的反应来判断明天的反应。

    2. 参照系不同造成的偏差

          同样一个数目在有参照系和没有参照系的情况下,人们对它的感知就可能大不一样。大多数人愿意去郊区买200块钱的苹果,就为了比在市区买便宜100块钱,但是,如果要买的是价值10万元的汽车,估计没有人愿意这么辛苦跑大老远就为了节省区区100块钱。100块钱跟200块钱比显得节省很多,但跟10万块钱比就微不足道了。一般情况下,人不是用绝对金额来思考的,他们是用相对金额来思考的。

    3. 情感适应偏差

          一件事不管好坏,经历多了,你的情感反应就不那么强烈了,这就叫情感适应(普通人叫“习以为常”)。人们在预测未来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这种情况,就造成了预测偏差。在经历过创伤事件后,通常人们会经历适应和恢复的心理过程。坏事的确会影响我们,但是这些影响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长。如果只是凭想象,人们通常会高估自我感觉的糟糕程度和持续时间。

    【案例】曾经饰演超人的男明星克里斯托弗·里夫从马上摔下来,造成颈部以下全部瘫痪,必须借助呼吸机才能正常呼吸,他的演艺生涯不得不就此结束。即便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也是天大的打击,但瘫痪之后,里夫却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欣赏周围的人。”

    4. 记忆偏差

            亲身经历并不是对未来类似事件进行预测的最好依据,因为记忆并不总是如实反映客观事实的,它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我们的大脑经常记住的是最不寻常的事,或者记住事情最后的结局,根据这些所谓的经验来预测,就会让我们经常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决定。

    【实验】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第一次,让被试把手放在刺骨的冷水中泡60秒,第二次,被试的手需要在水里泡90秒,只是前60秒的水温还是不舒服的冷水,而后30秒水温升高了,并不会让人体觉得不舒服。结果发现,大部分被试觉得第一次的感觉更加痛苦。这是因为,在第二次实验中后30秒水温提高了,不那么冷了,被试记住的是这30秒的体验。当最后一刻的体验变好了,在人们的记忆中,它就成了不太痛苦的经历了。

    5. 迷信选择偏差

            人们迷信选择的乐趣,坚信有选择一定比没有选择好,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其实,当选项太多的时候,对每个选项都难以取舍,或者还有第二次选择权的时候,选择的过程就会变得很痛苦,满意度也会降低。如果是面临两难选择,没有选择余地,结果反而会更开心,因为你连后悔的机会都不会有。

    【实验】你有一只 A 股票,在过去的一年里,你考虑过用它换另一只股票,但最终没有换,结果发现,如果你当时换了就会多赚一倍;你还有 B 股票,去年你把它换成了另一只股票,现在发现如果不换的话,你可以多赚一倍,这两个错误哪个会让你更后悔呢?统计研究表明,10个人中有9个人的真实体验是,“应该换而没有换”比“换错了”更痛苦。也就是说,比起愚蠢的不作为,人们对自己已经犯的错误更加感到难受。

    书中接下来描述了如何规避想象力偏差的方法,作者提出了以下看法。

    1、观念的流传不是因为正确,而是因为它本身利于传播

    一个观点只要具有推动自身传播的特性,不管它是不是正确,都会像超级基因一样,让更多人接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观念也是这样,它不代表正确,但却可以提高社会的稳定性。传递这些观念的人就生活在稳定的社会中,这又为一些错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渠道。

    【实验】两个分别由1000人组成的队伍,实验人员发给每个人一些信息,如果他们认为这个信息正确,就可以打电话传递这些信息给其他队友,如果认为不正确就不传播,哪个队能够把更多的正确信息传递给全队的人,哪个队获胜。其中,一个队员传播了这样一条错误信息——“整天整夜煲电话粥能让你感到特别开心”,另一个队员也认为这是对的还传递给别人,虽然这个传递本身不会加分,但是这条信息本身有一个补偿作用,就是让队员们更愿意花时间来打电话,这样就能增加队员传递信息的总数。传播这条信息的坏处被它带来的益处抵消,反而增加了传播正确信息的数量,实验的最后,这个队伍取得了胜利。

    2、关于幸福的骗局

    人们关于幸福的一些传统观念,也是具有超级复制能力的错误信息。

    比如,“金钱能带来幸福”。事实上,如果没人渴望致富,我们的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但经济对活力的需求跟个人幸福的需求,其实并不一致。正是因为人们相信了这个骗局,相信了财富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为此人们才愿意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这个骗局也维持了工业的持续运转和社会的稳定,在稳定的社会中,人们偏好稳定的这种价值观又促进了人们对于这个观点的传播。

    再比如,“孩子能带来幸福”。没有哪一种文明不强调生儿育女会让人幸福,人们因此认为做父母是件很幸福的事,才会一头跳进做父母的生活中。心理学家测量父母们的实际幸福度,呈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现实。父母、长辈都在告诉我们“孩子们能带来幸福”,是因为如果不是总有新人帮助传播这个观念,我们的社会体系就会土崩瓦解,人类就会停止繁衍。

    金钱和孩子能带来幸福这样的观念,本身并不科学也不正确,但因为相信它们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且本身具有传播属性,所以人们普遍相信它们。

    3、利用他人的经验来帮助自己做预测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通过他人共享的经验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并不需要亲自尝试每一件事。尽管我们的想象是有偏差的,不过没关系,很多事情已经有人做过了,最聪明的做法是彻底放弃想象,在做决定前借鉴下别人的感受。

    【实验1】实验人员找来了三组被试,答应给他们每个人奖励,但同时也要做一项烦人的统计工作。第一组的被试先是得到了奖励,然后完成了指定工作,并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个组被叫做报告组。第二组的被试在开始工作前知道自己会得到奖励,但并不知道奖励是什么,研究员要求他们想象一下如果得到奖励会是什么感觉。第三组被试也不知道奖励是什么,但他们可以通过参考报告组的记录来预测自己得到奖励之后的感受,这个组被叫做替身组。第二组和替身组在做完了工作后,都拿到了奖励,当被问到他们的实际感受是不是跟之前预测一致时,第二组的快乐感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高,而替身组的预测基本是准确的。这是因为,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奖励,但知道报告组收到了同样的奖励并没有觉得欣喜若狂,从而做了正确的预测。

    【实验2】报告组在没有大吃大喝的情况下吃了几包薯条,并记录了感受;第二组的被试已经吃得饱饱的,他们也被要求预测下第二天自己在吃薯条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替身组也是吃饱了的,但是他们不知道明天要吃的是薯条,只是看到了报告组的报告。结果是,第二组预测的幸福感远远低于他们在第二天实际吃到薯条的满足感,因为他们在预测的时候肚子已经饱了,根本不会觉得薯条好吃,而替身组看到了肚子没什么东西的报告组的报告,尽管他们不知道要吃什么,但还是预测得更准确。

    四、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让我们不愿意参考别人的经验

    如果有人问你,更愿意通过看菜单来预测你在这家餐厅吃完饭的感受,还是通过另一位食客的实际感受来预测,大概率你会选择前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不普通。

    首先,认为自己独特会让我们感觉良好。研究也表明,如果人们被迫感觉自己跟别人非常像的时候,就会心情低落,然后尝试让自己显得疏离和独特。其次,我们会高估每个人的独特性,认为人们彼此之间的差异比实际差异更大。其实,所有人都只是在某些方面不同,在其他方面相似。社会生活要求我们选择特定的人作为商业伙伴、生活伴侣和朋友,所以我们会更加关注那些能够把人们区分开来的个性,因为我们花时间留心这些个性,我们也会高估它们出现的频率,结果是夸大了个性差异。

          做出正确预测所需要的信息就在我们鼻子底下,那就是请教别人,不要因为自己的特别和精神世界的与众不同,而抵制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的经验智慧。

          读完了这本书,回头看看我身边的一位女士发生的事。这位女士一直担任技术工作,最近参加了单位的竞岗活动,希望由技术人员跃升到管理岗位。因为管理岗位竞争激烈,虽然这位女士在业务能力很强,但感觉自己胜算一般。后来她通过丈夫找到一些关系(中国毕竟是人情社会),她好像又信心增强了不少,但最终结局还是名落孙山。女士因为对成功的期望比较高,一下子心情跌到谷底,并把失败原因归咎于丈夫未尽力去找更高级别的关系。就像作者说的,人们不幸福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未来幸福程度的预测不准确造成的,说白了就是期望过高。虽然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自己一定找到幸福快乐的办法,我们至少可以降低自己不幸福的机会。期望在2018,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象力偏差-如何避免不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rp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