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回家,到镇上了,就打电话叫父亲来接。父亲开车,十分钟左右就能到家。这就使我回想起读中学时,镇上到村里需要走四十分钟左右。那时的自己是留守儿童,跟奶奶一起生活。每一周放学上学,基本都是自己走路回家、回学校。
小升初,我考到了县里的中学。每到周五,就会有公交车等在校门口。售票员阿姨招呼学生坐车。而我常常早早做好准备,下课铃声一响,便从教室跑出校门。为的是赶上最早的公交车,早点回家。
初中的一位舍友,刚好住在邻村,她妈妈在家。我有时会跟她一起回家。她妈妈有空时,就来接她,我也跟着上车,可以少走大半的路程。她妈妈没空,我们就相伴走路回家。夏天还好,冬天,走到家时,天色就已经黑了。
跟这位舍友,后来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她的妈妈热情好客,我放假会去她家玩,也曾在她家住过。在我心中,她妈妈是女强人,一位会开男士摩托车的女强人。那段时光里,很感动,遇到这样合拍的朋友、和善的阿姨。我本该孤独的回家路,多了一抹亮色。
除了朋友妈妈的接送,有时候,也会有村里的叔叔,爷爷辈的,刚好顺路,送我的情况。奶奶也帮我。她串门时,知道了谁要在我去学校的时候去镇上。她定让人家捎我一程,这样碰巧的情况不多,有那么几回,已经很好了。这是来自同学、来自熟人的温暖。同时,我也遇见过陌生人的善意。
一次,星期日回学校,如往常一样,自然也是要走到镇上去搭公交的。炎炎夏日,我打着伞,冒着汗,前进着。走出村口时,一辆轿车在我身边停下。他拉下车窗,示意说要送我。车的主人,是一个中年男人,看起来很和善。我怕遇到的是坏人,犹豫了一下,觉得不会有事,上车了。
车上,他谈起自己的子女,眉眼间有自豪的神色。她的子女已经上大学,很优秀。我听着,也会做相应回应。他知道,我是在县城读书时。直接说送我到城里,他刚好要进城办事。
最后,我坐着他的车,平安顺利到了学校。他说:他也有子女,明白其中的不易。他是善良的。对他而言,是顺路;对我而言,感激涕零。所以,到现在印象深刻。
这么多年过去,他的长相,已经在岁月的足迹里模糊了。但这份感动却忘不了。我真的很庆幸,遇到了好人。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联系方式,但那时的感觉,是不会忘的。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我脑海中还冒出了:初心,两个词。现在越走越远了,条件也好一些了。如果没有家人接,我不再像读中学那样回家机会多了,在镇上,也可以打车回家。相比以前,可是要方便多了。以前的自己,每一周走路来回学校,不曾有怨言。现在的自己,倒真的变了,没有从前那般单纯了。岁月给了我苦难,也给了我财富,可也在渐渐褪去我的天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