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步十问---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五步十问---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作者: 华小三七班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6:42 被阅读0次

课堂教学中多大程度实现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

    《 黄山奇松》一课,就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章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和对黄山松“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表现了黄山奇松的“奇”。

一、以画想象 进入情境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往往忽略文本中语言传达出的信息,看似把课文读懂了,实则未懂。我通过出示图组,教师配乐范读,便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内心产生强大的学习驱动力,使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时,积极探索,寻找答案。轻松的使学生进入了再读文本的情境。

二、真情体验 激励想象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出示三大名松的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学生用流畅的语句说出了名松的特点。多媒体的展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文中“饱经风霜”一词容易被忽视,我时这样引导的:先时让学生说“饱经风霜”的意思,字面意思枯燥,接着引学生猜一猜迎客松的年龄,让学生进一步得到词语表示时间的长期性,然后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迎客松经历了哪些艰苦,而迎客松又是怎样的表现,通过巧妙的问题牵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迎客松可能遭遇到什么样的磨难?从课内到课外延伸,让学生充满个性地自由进行综合学习,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教育的尊重,真正需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本节课里,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接孩子感受黄山松的姿态以及背后表现出的人情,但我缺少的是引导孩子去进行有关的课外阅读,也没有布置写作练习,这都是遗憾的地方。

    三大名松,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格。可学完课文,如果让学生用几个词来概括每大名松的特点的话,估计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课堂上,虽然,我也将每大名松的奇特、与众不同处在小结语中概括了,但学生可能并没留意。至于它们的独特之处,还须明确概括。而且在学习送客松时,我也只是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天然盆景”作了相应的理解处理,却忽视了看图,比较它与形态相似的迎客松的区别。迎客松是刚毅挺拔,绅士一般地伸出手臂作欢迎状,而送客松是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仿佛在与人们挥手告别。对教材,我没有能够很好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关文章

  • 五步十问---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多大程度实现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 《 黄山奇松》一课,就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章通过对三大名...

  •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山“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及“金鸡叫天都”这四种奇石。由于教室条...

  •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

  •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鸦岭小学 张利朋 秋天正是赏景的季节,本周进行的课程刚好是写景的文章,...

  •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部编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讲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

  •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从昨天到今天都在上《黄山奇石》这一课,从第一节课的识字写字,到今天的课文内容理解,花了大量的时间,尤其是今...

  •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先从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入手,引导着学生边看图片,边学文章。 首先介绍的是“仙桃石”,引...

  •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黄山奇石》,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主要写了黄山奇石的奇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黄山的风...

  • 山川奇秀

    云海雾缭松苍秀, 接来白马煮山奇。 最是黄山不能问, 转道山路迎客松。

  • 黄山奇松

    在教学这课之前,已经狠抓了预习,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我只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奇在哪里?二是作者是如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步十问---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xu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