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名和简介的时候,知道这讲的是和抑郁症有关的内容,看的时候也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想看看这本书是如何将心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对话呈现出来的。
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将每一页都划上了横线,做好了说明。忘记了这些对白是在讲别人的故事。
书里的每个字眼,每个语句,仿佛都是自己的投影或者说是在我周遭见到过的所有人的心理反应。
其中有一段落,讲述了关于理想自我和强烈超我的解释。
她说
“这是因为你的内心住着一个非常强烈的超我,(除了自己过去的经验,还到处采用别人更完美的部分,进而堆砌出一个理想的自我),但那只是理想而已,并非现实中的自己。所以每次只要没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标准,就会给与惩罚”
现实生活中的我,确实如此。
还记得有一次和同事们聚餐,其中一位男同事说到我,
他说,自从部门来了位新同事后,我的性格大变,不像之前那么锋利,变得活泼开朗也更柔软和热闹了起来。
我说,那是因为我觉得她性格很好,我想要学习她好的地方,我觉得这样很快乐,很好。
当下,不知道其他同事和领导听到是什么反应,他们会觉得我是擅于学习还是愿意接纳自己的不足并试图调整自己的好员工?
当我解释自己性格变好的原因时,我确实也是认为这是一种愿意接纳新事物,积极向上,愿意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生活态度。
可是当我看到书中这一段时,才知道,我不过是在复制别人的优秀和完美,将此投射在自我身上,以此告诉自己,我变好了,我变得更好了,我是一个优秀的人,我一点点变完美了。
实际上,我其实并没有和自己和解,这不过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贬低和过于严苛要求自己想塑造一个理想自我的心理魔怔。
到目前为止,上面的一段文字看似都还是将自己放在执念和严苛的环境中。但实际上,看完书里的对话后,我似乎找到了一丝调整自己的答案。
简单的总结就是,放过自己,不必苛责自己一定要如何,一定要做到什么才算成功,过于理想化自己,过于理想化别人,只会将自己反复推进桎梏的困境中。
而人活着的目的或意义,主要是健康,其次是快乐,其他的一切都随缘、随风、随它吧。
最后,希望每个心理感到不舒服的朋友,都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法,或是看书,或是听歌,或是痛快的哭一回,
总之,一定是有办法好起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