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写作与幸福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不能说写作就会幸福,因为如果这样说,那作家太多了,大作家也未必可以说是幸福的,就是我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写作或许是可以提高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幸福算是积极心理学里最常见的话题,也许类似于不同的追求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比如religion里的各种修行,还有为了达到理想身材而进行的健身训练,为了健康的运动,为了保持好的颜值的护肤、医美……
只要想要实现某个愿望或者目标,总会找到一种或者很多种对应的方法,一种方法有时候也可能带来不同的转变或者结果。
运动、舞蹈、饮食、睡眠,阅读,甚至是护肤,等等很多具体的方式,都有过大量的研究,来证明其对人生的质量来说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往往是通过长期的追踪来对比做与不做,长期坚持与非长期坚持的人的身体情况、精神面貌的不同。
对于书写来说,更多的研究似乎在于其对于焦虑、压力的治疗方面,书写疗愈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除了心理治疗以外,除了以把写作作为职业以外,有时候我会思考书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写与不写有什么不同,长期写和偶尔写有什么不同,来这里三年多的时间,写下了100多w个字符,这些文字带给我的是什么,有这100w字的我和如果没有这100w字的我会有什么不一样?
因为书写相比之下太容易了,只要会认字的人都可以做到,即使是写,每个人写下的都是独属于自己的内容,那书写的风格、内容的不同,又会带来怎样不同的影响和改变?
我想,并非写就一定比不写要好,因为如同训练有时间的长短、训练的强度、科学性的区分,那么书写应该也有质量、内容的高下,学习上不同的效率带来不同的结果,那书写上,不同的质量应该也是带来不同影响的原因之一。所以很多人写着写着觉得没有动力没有意义就停止了,而有的人越写越发现写作带给自己的好处而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我有一个二姨,几十年有一个写日记的习惯,已经记了至少十几个大本,密密麻麻,记录的内容完全是每天的流水账,从几点起床到几点睡觉,去了哪里坐了几站公交车,到买了什么花了几块钱,吃了什么家里谁来了,事无巨细,几十年如一日。
我二姨说她写日记是为每天动动脑,其实她的日记一般人看几眼就够了,在家人眼里,几十年,二姨的日记没有变,二姨没有变,二姨的生活也一直没有变。
所以我想,也许书写,也可以有由内而外的两种标准。
有效的运动,带来的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改变,外人看到的是体态的变化,自我感受到的是身心的愉悦,如果再通过医学上的检测,应该伴随的是明显的某些身体指标的改善。
有质量的书写,应该也可以带来由内而外的提升,内心的稳定、舒适、自我反思,进而引起外在言行的转变、成长,也许是生活习惯的悄然变化、也许是待人接物的态度转变,也许是日常情绪的逐渐平和,有一些是自我可以感觉到的,有一些是周围的家人、朋友在她的生活中感受到的。
所以我如今觉得,书写的意义在于自己,质量在于自己,这也是一种修行,看你想要抵达什么样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