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障碍儿童的行为分为四类:
攻击他人和动物、破坏财产、欺诈或盗窃、严重违反规则。
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总有几个特别调皮的男生,他们的行为有以上四类现象。老师们眼里就是“玩劣”,同学眼里就是“坏孩子”。
那时农村里村风淳朴,信息闭塞,这样调皮顽劣的孩子在闹不出什么大事,最多就是小偷小摸。
上了初中,发现那类男生就变了,他们经常骑车去县城,看录像,穿着也越来越流里流气,吸烟,成群结队搞坏事情。慢慢初二初三读不完就退学了。
以前村里人家晚上睡觉都不关门,但不知道从哪天起,村里的人家早上起来,发现猪圈的猪、鸡栏的鸡不见了,而且是一个庄子里几户人家的都被偷走了,后来发展到厨房里的铁锅、油瓶也被偷了。
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整村整村的鸡鸭猪羊都被偷了。
后来,从镇里发出通告就是一些不良青年、少年,深夜里开着电动水泥船,流串作案,先从熟悉的村里偷起,一个村一个村偷起。
现在想来,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分析,社会因素起了诱因,镇里、县城里录相厅里那些香港的打、偷、杀的录相刺激了那些青年少年的大脑,加上从小自身行为顽劣,在外界因素刺激下,更加严重违反社会规范。那些青年少年后来都被抓起来进入监狱,有的还被游街,以起警示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