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变态心理学》第十一章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

《变态心理学》第十一章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

作者: 流动的温暖 | 来源:发表于2021-12-22 06:47 被阅读0次

      本章所讨论的障碍全部与违反主要社会规范的破坏性、冲动性和反社会行为有关。在这里,作者指出,人们对社会规范(?)的遵循和对待他人的同理心和关心存在差异。连续谱的一端是非常遵守社会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十分关心他人,甚至愿意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幸福。大部分人在连续谱上都距此稍远,我们一般都尊纪守法且努力对他人保持同情心,但我们偶尔也会违反一些规则(如超速行驶),有时对他人并不友善,尤其是当我们有压力或心情不好时更是如此。连续谱上更远端的人认为某些社会规范并不适用于他们,他们会对他人十分残酷,尤其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标时。

        本章提到的具有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的个体,会持续地违反规范行为的基本社会准则,往往非常残酷地对待他人,甚至攻击他人或表现出暴力行为。

        本章提到的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只存在于儿童。对立违抗障碍的儿童经常生气且易怒,好争吵和挑剔,拒绝遵从成人的要求,对他人怀恨在心,经常因为他们自己的过错和不良行为责怪他人。品行障碍的儿童表现出更加反社会的行为,反复攻击和残酷地对待动物和他人,肆意破坏和损毁他人财物,偷窃撒谎,违反基本的家规和校规。

      间歇性暴怒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两个诊断只针对18岁及以上的个体。间歇性暴怒障碍的特征是对他人反复爆发性地进行言语或身体攻击,远超对任何挑衅的合理反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长期罔顾他人的基本权利。有此障碍的人自私、喜欢操控、狡诈、残忍,常常为了达到目的侵犯他人。

      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同样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的交互影响。

      读这一章的思考:

      一、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障碍的诊断标准

      品行障碍,一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或违反与年龄匹配的主要社会规范或规则的反复的、持续的行为模式,在过去的12个月内,表现为任意类别的15项标准中的至少3项,且在过去的6个月内存在下列标准中的至少一项:

DSM—5品行障碍诊断标准

      对立违抗障碍一种愤怒/易激惹的心境,争辩/对抗的行为,或报复的模式,持续至少6个月,以下列任意类别中至少4项症状作为证据,并表现在与至少一个非同胞个体的互动中。

对立违抗障碍

        如果按照DSM—5的诊断标准套大多数人认为的有障碍的“儿童”,ta们符合诊断标准吗?面对有破坏性、冲动控制和品行问题但未达到诊断标准的“儿童”,作为家人或者社会一份子如何应对?即使达到诊断标准,作为家人怎么应对?再进一步的思考,儿童在用自己的行为表达什么?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间歇性暴怒障碍

   

间歇性暴怒障碍诊断 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

      面对反社会人格障碍和间歇性暴怒障碍的个体,如果身边有这种人,敬而远之。如果是自己的亲人,常识性了解有生理方面ta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在,同时看到有心理和社会情境对ta的影响,看看在这些方面能做些什么~~,最重要前提是保护自己,尽可能的免受伤害~~。如果面对达不到诊断标准同时有反社会行为或间歇性暴怒的个体,作为家人怎么应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态心理学》第十一章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zf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