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译注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清浅理解:学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技能、经验,并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练习、践行,是愉悦的事情。
这里的“学”可以是阅读,从书上学习到新的知识,也可以是跟师傅、榜样、贵人等学习新的技能;亦或是学习身边人的长处、经验等。
比如:我读了《终身成长》一书,书中讲的成长型和固定型2种思维模式。读完后完全理解了这2种思维模式对我们的作用,并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固定型维模式,改为成长型。
可是半个月后、一个月后、二个月后发现自己又用固定型思维模式在思考、做选择。所以学了新的恩维模式,也要记得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运用,直到它成为习惯。
“时”是指适当的时间,间隔重复,知道了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就理解了这个时,并非时时,而是在适当的时间。
和志同道同的朋友共同学习、分享所学,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这里应该指是指共同学习、或将所学与他人、友人分享,以教为学。
“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指的是一种境界,也可以说是一种认知的高度。就是你真的不在乎他人是否知道你,是一种淡泊名利得失的大智慧。到什么时候,你的情绪不受外物左右,一种向内求的智慧。
总结:学了新的知识、技能、道理,并在适当的时间里加以复习、运用,是一件愉悦的事;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学习、彼此分享,也是很快乐的体验;能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可以算是君子了(有德行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