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玲 坚持分享第1199天(20200429晴)
一.家长讲道理,孩子为什么听不进?
1.爱讲道理的人一般情商低,容易不理解或忽视对方说话时的情绪感受。
2.爱讲道理的人,太过讲究正确,原则,道理却忽视了最重的一点,孩子当下的情绪和感受。
当孩子有情绪时,有两种处理方式,哪种方式更呢?
1.情绪消除(否定孩子情绪—转移注意—失去亲子连接)
2.情绪指导(看见孩子情绪—理解接纳—建立亲子连接)
〔另补充:与情绪相处:觉察,感受,探索
与情绪相处,需要三个步骤:觉察-感受-探索。
首先是在情绪来临的当下,对它升起一个觉察,自己意识到自己在情绪中。
其次,不带评判地感受身体,让情绪流动起来,找到出口,得到疏导。
最后,尝试去觉察触发自己情绪的按钮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这个人、这种处境,对我来说这么难以接受?为什么我被激起愤怒、委屈的情绪?进而探索自己的内在模式。
有了这样的觉察,我们的情绪按钮就不会那么轻易再被触发了。身心也会越来越健康、平静、喜乐。〕
二.家长怎样说孩子才愿意说?
家长要学会共情
1.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2.觉察,把握,理解对话的情绪,情感
3.同情(失去连接)不是共情(建立连接)
4.只有与孩子共情,才会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才会听家长的话。
怎样共情?
1.察觉孩子的情绪,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考砸后的共情,学习感觉累的共情)
2.允许孩子暂时呆在情绪里,不要训斥,否定孩子的情绪(如男子汉还哭多难为情多丢人呀等等)不压抑,要让情绪流动起来
3.耐心专注倾听孩子,适时回应,不评判孩子的观点
4.引导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当孩子有错,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会采用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心声,给予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感受,利用恰当时机,孩子想倾听的时候才能给他们讲道理,因为孩子有情绪时他是听不进道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