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有资格去追逐远方和诗意,至少我的今天就还在苟且地活着。
但在清明节的过程里,大家都在忙碌着去追思故人,尽表孝心之时,我发现当下还活着的人还是幸福的,起码还有权利去决定自己的生活……之所以有此感触,是因为族中一对受尊敬的老人两夫妻简简单单的去替先人上坟,而不是象更多的人那样,一大家子人拖男带女的、浩浩荡荡、声势浩大地去坟前“作秀”、“春游”……老人的独生女儿也要回夫家做清明,只能先顾夫家、难顾娘家了。
象这样难解的独生子女家庭难题,不知道天下会有多少?中国人的形式主义喜欢集中表现,包括孝顺、包括亲情、包括团聚……所以象我老妈那样思想的老人还真是少见:老人家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吩咐将来她的后事一切从简,不必留骨灰……我们说的种一棵树之类的提议都说大可不必!尽管我们将来不一定真能做到这样的洒脱,但老人也是给了我们更宽松的余地。
因为我们自己也会老去、也要面临生老病死的问题。家里也是独生子女,将来难免也会有诸如养老、送终之类的问题。如果不能看开一点,看淡一点,给自己给后代更多的余地,始终难过的是自己。清明告拜先人再隆重,也只能是心理安慰。可以的话,在生前多一点的孝敬、对老人更多的体谅、理解、陪伴,比在清明节烧、送更多的金猪宝马更符合人道主义。
[杂活]追逐远方和诗之前,请先顾眼前的苟且 [杂活]追逐远方和诗之前,请先顾眼前的苟且于是现实主义派的我在清明节当天只做了三件事:1)烘烤16个蛋挞给大少爷带回学校……宿舍有10个男孩,每人一个,剩下的第二天做早餐。2)继续做作业……与各种的树纠缠到底。3)听大少爷很喜欢的一个歌手的音乐专辑,作为研究小男孩阶段的思想……活在当下,那怕是苟且的活着,也是告慰先人的一个最好的方式之一。又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首歌的一句歌词:活着就是明日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