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606】再谈教育的意义和对它的理解

【1606】再谈教育的意义和对它的理解

作者: 渡舟弱水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21:12 被阅读0次

教育是我总是念在心中的一个主题,几乎成为了组织各种知识的中心,把学到的各路内容都放在“教育”这个炼炉中热熔后进行混合。

有过那么一个阶段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通过外力进行培植,人的行为可以通过环境进行塑造。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存在一个值得商量的前提,那就是如何确定一个值得培植的心灵标准,如何界定一个行为的对错边界。这些标准如果获得之后,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整齐划一的教育中扼杀了个体的独特性呢?

教育如果是授给孩子们一些自我发现的工具又如何呢?这些工具就是名叫“智慧”的人类思想结晶。教育不涉及到每个孩子到底能够成为什么,教育解决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发现他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教育在智力训练上给出的是思维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给出面对生命、生存的智慧论说。一切活着混沌的孩子,责任在于教育者没有给孩子破除混沌的工具。教育不应该是给出既定答案的过程,教育应该是给出诸多可能结果的论述。

在学习的意义上,过多的灌输少了给孩子们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给孩子们过多的意义,再多的意义对于孩子们都只是来自外界的强迫和压制。应该把问题交给孩子,也同样给孩子面对问题的机会,并充分聆听孩子们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与理解。显然教育现在做的很辛苦,总是把孩子们当成是一群智力上能力上有些问题需要提升的对象。结果这就有一种错误的预设,严重的忽略了孩子本有的真实力量。

在我看来,所有妄用外力将某种思想与观念灌输给一个特定群体的做法,都是白用力气。蕴含在人内在的独立自主意识,会不断的抗衡着来自外界的扰动与精神压力。如果教育落为强迫,势必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抗,结果就是教育的对象成为了教育的敌人。

在我看来,教育作为人的发现过程是它的本质。永远不能忘记,是人类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产生了教育,而不是反之。如果教育成为了压制个人意志与思想的过程,那人类为什么要创造出一个压迫自己的主人呢?这就引出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到底教育在人获得幸福人生的过程中,承担着怎样的一种角色呢?

人不经过教育难道就不能够获得幸福吗?在人有意义的过活这一生的过程中,非得要经过教育吗?如果教育不能够有力的回答这些疑问,教育的存在性就遭到质疑与挑战。

对于个人来说,通过教育可以学习人类文明之类的话,有些空大之嫌疑。在实用主义流行的当下,所谓的实际就是,教育到底如何解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说道这个位置,就不得不以为教育最打动人的到底是什么了。能够帮助人更多角度的理解所遭遇的境况,能够帮助人更精确的预测事件的发展,更能够帮助人更加的适应环境。

相关文章

  • 【1606】再谈教育的意义和对它的理解

    教育是我总是念在心中的一个主题,几乎成为了组织各种知识的中心,把学到的各路内容都放在“教育”这个炼炉中热熔后进行混...

  • 再谈对“理解”的理解

    再谈对“理解”的理解 1956年版《布卢姆目标分类学》里奖认知的维度分为: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和创造。 安...

  • 对教育的的理解和感悟

    作者:杨之勇 看来人都应经受三种教育​: 一种受之他人的学校教育, 第二种受之实践的、经历和参与的感悟、体会...

  • 休息意义

    不理解“休息”的意义,其实也没理解了什么是教育。游戏、生活和阅读都是儿童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作业”如果对这些形成...

  • 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通常被认为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只是支撑教育的一块领地,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 对教育的理解

    昨天带Yamy去上了一节书法课。因为我自己小时候上过书法课,所以对于上书法课给我带来的益处深有体会,所以希望孩子也...

  • 再谈谈我对token的理解

    token在现在有俩个应用场景 一个是作为筹码,比如进赌场或者游戏厅,一般会先换筹码,换好筹码就可以随便玩游戏。用...

  • 再谈对书法的理解与想法

    书法,法书,按一定方法书写出来的字。 人对书法或字的理解在不断的变化中,上高中时见过草书字帖,是...

  • 再谈对 Javascript 作用域的理解

    前言: 之前我已经就作用域的理解写过一篇笔记,最近又看了《你不知道的JS》这本书;写一下新的分享。为避免有错误的理...

  • 我所理解的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我现在总是不时在想,我以前所受的中小学教育是不是少教了我什么。 犹记得,刚进美国大学的时候,国内高中教育的基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06】再谈教育的意义和对它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hn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