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想在上课之前,把某个环节或某个知识点的教学程序设计的十分完美。但有时候,因为很多原因,可能是自身的能力,或者是杂事多没有足够的时间,真的做不到,心中有些忐忑,不很踏实。但你也得立即进课堂啊
有一天教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最后一个环节,模仿课文儿,写一下自己感觉到的四季之美。我自己倒也事先写了例文,但怎么模仿?并没有精确化。让学生写时,共同分析课文的例段,情急之下才明白了例段的规律,XX季最美是什么时间①,最美的突出景吻②,它美的具体表现③,给人的感受④,这事先备课都没有背出来的,而现在竟然精确的弄出来了,颇有些得意。学生按照规律来写,我在下面巡视,这课堂小练笔还不错。小组展示,印象颇深的是,一个同学写冬天早晨的麻雀,勤劳的觅食整窝,最后他写自己的感受: 这景物多么迷人。是套用书上的原句。另个同学主动起来给他补充,说应当写: 这让我多么感动。因为鸟的勤劳给人的感受,应当是让人感动。很棒!我忍不住表扬了他。看来,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这套路。
这个教学案例,给我的启发,就是有些东西,是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继续完善精化的,事先做不到精化的,也不要太纠结。应该有的心态就是: 相信学生,相信自己的临场机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