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年诗词共读010《春江花月夜》

2020年诗词共读010《春江花月夜》

作者: 霜月寒烟 | 来源:发表于2020-03-30 14:18 被阅读0次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与《玉树后庭花》一样,首创于陈后主陈叔宝。然则陈叔宝的《春江花月夜》早已失传,隋炀帝杨广留下的两首《春江花月夜》,是现存最早的,然而传唱度不高,真正把这个题目推向高峰的是张若虚,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是由齐梁绮丽浮靡文风转向盛唐的自然清丽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唐代诗人辈出,流光溢彩,是古代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春江花月夜》何以能够“孤篇压全唐”,愚以为这是因为诗人既赋予全诗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

前四句春江、明月、潮、海四个意象都反复运用,交错叠现的景观妙不可言。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皓月清辉,无处不在,又为整篇描写江月埋下了伏笔。

紧接着诗人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江月,以及月下美景。月光皎洁,汀上白沙,花林如霰,这一切如梦亦如幻,诗人神思飞跃,忍不住发思古之幽情,试图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已有之,曹植叹息“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感慨“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刘希夷低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多是感伤宇宙之永恒,人生之短暂。张若虚则不落窠臼,个人的生命固然短暂即逝,但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白云悠悠来去,就像行踪不定的“扁舟子”。“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正可与之前读过的送别诗、闺怨诗互相印证。这一轮渺渺江月,看到过古今多少离人,照见了多少相思泪,当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接下来的“可怜”八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在古诗的意象中,常用明月、妆奁、珠帘、寒砧、铜镜来描写相思之情。此时此景,不由得让思妇离愁别绪更加萦怀,明月偏又浸透帘栊、照亮砧石,就像这恼人的思绪一样,卷不去,拂不开,更令人触景生情,思念尤甚。思妇渴望自己的思念能够依托明月遥寄给郎君,可是,天空广袤,连善于长飞的大雁都不能飞出,大海辽阔,连善游的鱼龙也只能掀起一层层波纹,我又怎么能和你相会呢?寥寥数语,怨妇的离愁别恨已写到极致,悲泪自出。

最后八句从思妇转而写游子,诗人连用落花、流水、残月等意象来写他的思归之情。花落幽潭,春光将老,可我这游子尚且远隔天涯。碣石、潇湘,一南一北,路途如此遥远,相聚无望,“无限路”,无限地不止是路,道路固有尽头,但游子的思念之情却是没有尽头的。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多少人能与家人团聚,而我只能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如同我的万种离情。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又着重对江、月两个意象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明月楼、月华、斜月这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相结合,把一轮江月描绘得凄美多情,把离情别绪渲染得淋漓尽致,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余音绕梁。这首诗对后世诗坛的影响极为深远,崔颢、张九龄、李白、苏轼都曾从中汲取营养,并化为己用。

从海上明月共潮生,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从月出到月落,岁月轮回,江月亘古,虽然人生短促,然则明月同照,江水共流,一曲千年,瞬间永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年诗词共读010《春江花月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kv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