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狐狸,我们都不陌生,总是将它与狡猾多智联系在一起。“狐之为兽,其性多疑而狡黠。”人类对它这一特性的判定,自古有之,直到今天。
无论是先秦时期《战国策》中那只狐假虎威、智逃虎口的狐狸;还是古希腊《伊索寓言》中,那只因够不着葡萄架,而故意谎称葡萄酸的狐狸,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尤其是西方民间大名鼎鼎的列那狐传说,已流传了一千多年。它的一系列经典故事,直到今天仍然为全世界的人们所津津乐道。季诺夫人还专门为这只狡黠勇敢的狐狸写下经典书目《列那狐的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31060/24420ca0c2f33e92.jpg)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则是罗尔德•达尔的一次颠覆性的创造,讲述了一只狐狸和三个农场主斗智斗勇的故事,语言幽默,剧情紧凑,堪称经典,为全世界的儿童所熟知所喜爱。
作为一本经典童话,《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也具有童话的三个典型特征。
•想象和夸张
比如狐狸爸爸是个职业小偷,能说话会思考,挖洞技术出奇地好,甚至快过了挖掘机。又比如养鸡场的场主胖得出奇,他一日三餐都要吃三只盖着厚厚一层水果布丁的水煮鸡。这样丰富的想象和幽默式的夸张,哪个孩子读了会不喜欢呢?
•曲折的情节
在与三个农场主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狐狸爸爸失去了自己的尾巴,又因为失误差点被灭团,最后又能满血复活、绝地求生,对三个贪得无厌的农场主实行完美反击。故事情节曲折紧凑,牢牢地抓住小读者的心。
孩子们之所以会选择达尔的书,是被他的幽默、滑稽,有点吓人,充满了想象力的故事所吸引。罗尔德•达尔幽默的文字风格,搭配上昆庭•布莱克生动传神的线条插画,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捧腹大笑,乐不释卷,一边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地读下去。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拟人化的人物形象
童话常常采用拟人的手法,为各种事物赋予生命,让他们拥有人的思想感情。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不仅会说话,会穿衣服,还有不同的性格和职业,这让孩子们更有代入感和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如书中狐狸爸爸住在树洞里,拥有灵敏的嗅觉和强大的挖掘技能,这和现实中的狐狸特点如出一辙。这便是典型童话角色创作中,和现实接轨的拟人化动物形象。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既具有传统意义上“狐狸”的经典形象特点——“狡猾的代名词”“总是担任骗子偷鸡专业户的角色”,更有着一位“爸爸”的爱和智慧,他机智勇敢地对抗三个农场主,他为了获得食物而失去尾巴,又为了保护家人,在陷入绝境的时候,想方设法拼死一搏。
这就是童话,与动物性相比,主人公更具有人的特点。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一只狐狸,但更是一位英勇的爸爸。
三年级的孩子们开始学写童话,将童话的特点写进自己的故事中,不妨再读一读这本《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