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作品想法
你们家乡拜年有什么风俗吗?

你们家乡拜年有什么风俗吗?

作者: 舒欣的慢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23:59 被阅读33次

       

    你们家乡拜年有什么风俗吗?

            今天大年初二,一大早爸爸喊我起床吃早餐,待会要去拜年。家乡今天的天气很不错,万里晴空,阳光明媚。

            头一天晚上就商量好今天去舅舅家拜年。表姐也是今天中午会到大舅舅家,正好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拜年就是向亲戚朋友送祝福,大家团聚在一起。都说大年初一拜本家,大年初二回娘家,大年初三拜亲戚。

            小时候7岁以前大年初一去奶奶家拜年,之后都是在家,或和邻居小朋友走家串巷的玩。

          大年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以前每年初二去外婆家拜年,然后再去舅舅家,在路上爸妈就会问我们知道怎么说祝贺语嘛。

            如今外婆前几年也过世了,初二有时候去姑妈家拜年,有时候去舅舅家拜年。

            妈妈有六兄妹,大舅舅、二舅舅、三舅舅,还有大娘家都在县城没多远,近几年我们就一天去舅舅家大娘家都拜完年了,今天拜年间隙我们顺路去周边逛了逛。没逛一会,就满头大汗,还好车上放了一套薄衣服,于是把呢子大衣脱了,换了一件宽松毛衣。

            今天天气很好,难得的冬日暖阳,拜年走亲戚的人来人往,初二都是回娘家拜年,路上有点堵车。沿江路、铁索桥、杜甫公园、南正街上处处游人如织。十多年没有好好逛过,近几年渐渐觉得,家乡越来越有文化底蕴的浓厚气息了!

       

    行走在横跨耒水的铁锁桥上

    南正街的铜像

          在春节期间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会通过拜年的方式辞旧迎新,同时也在表达着对长辈师长及亲朋好友的尊敬之心,大家相互拜年增进感情,增进友谊,互相表达美好的祝愿和问候。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今天也跟许多朋友聊起各个地方拜年的习俗,北方的朋友说他们那过年规矩很多;还有很多地方拜年男士要跪地上叩头;每年过年要扫墓祭祖……

              这些习俗在我们老家是没有的,长这么大我也没见过谁拜年真磕头的,第一次听别人说的时候,很是惊讶。最早是在梁实秋《拜年》的那篇文章大概知道的。

          你们家乡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你们家乡拜年有什么风俗吗?

    索性我们回顾一下梁实秋先生的《拜年》,应应景。

                              《拜年》     

          拜年不知始自何时。明田汝成《熙朝乐事》:

    “正月元旦,夙与盥嗽,啖黍糕,谓年年糕,家长少毕拜,姻友投笺互拜,谓拜年。”

    拜年不会始自明时,不过也不会早,如果早已相习成风,也就不值得特为一记了。尤其是务农人家,到了岁除之时,比较清闲,一年辛苦,透一口气。

    这时节酒也酿好了,腊肉也腌透了,家祭蒸尝之余,长少毕拜,所谓“新岁为人情所重”,大概是自古已然的了。不过演变到姻友投笺互拜,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回忆幼时,过年是很令人心跳的事。平素轻易得不到的享乐与放纵,在这短短几天都能集中实现。但是美中不足,最煞风景的莫过于拜年一事。

    自己辈份低,见了任何人都只有磕头的份。而纯洁的孩提,心里实在纳闷,为什么要在人家面前匍匐到“头着地”的地步。那时节拜年是以向亲友长辈拜年为限。

    这份差事为人子弟的是无法推脱的。我只好硬着头皮穿上马褂缎靴,跨上轿车,按照车子登门去拜年。

    有些人家“挡驾”,我认为这最知趣;有些人家迎你升堂入室,受你一拜,然后给你一盏甜茶,扯几句淡话,礼毕而退;有些人家把你让到正厅,内中阒无一人,任你跪在红毡子上朝上磕头,活见鬼!

    如是者总要跑上三两天。见人就磕头,原是处世妙方,可惜那时不甚了了。

    后来年纪渐长,长我一辈两辈的人都很合理地凋谢了,于是每逢过年便不复为拜年一事所苦。自己吃过的苦,也无意再加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去。

    阳春雪霁,携妻室儿女去挤厂甸,冻得手脚发僵,买些琉璃喇叭大糖葫芦,比起奉命拜年到处作磕头虫,岂不有趣得多?

    几十年来我已不知拜年为何物,初到此地时,大家都是惊魂甫定,谈不到年,更谈不到拜年。

    最近几年来,情形渐渐不对了,大家忽地一窝蜂拜起年来了。天天见面的朋友也相拜年,下属给长官拜年,邻居给邻居拜年。

    初一那天,我居住的陋巷真正的途为之塞,交通断绝一二小时。每个人咧着大嘴,拱拱手,说声“恭喜发财”,也不知喜从何处来,财从何处发,如痴如狂,满大街小巷的行尸走肉。

    一位天主教的神父,见了我也拱起手说“恭喜发财”,出家人尚且如此,在家人复有何说?

    我说这是创造,因为这不合古法,也不合西法,而且也不合情理,完全是胡闹。

    胡闹而成了风气,想改正便不容易。

    有一位不肯随波逐流的人,元旦之晨犹拥被高卧,但是禁不住家人催促,只好强勉出门,未能免俗。

    心里忽然一动,与其游朱门,不如趋蓬户,别人锦上添花,我偏雪中送炭,于是他不去拜上司,反而去拜下属。

    于是进陋巷,款柴扉,来应门的是一个三尺童子,大概从来没见有这样的人来拜年过,小孩子亦受宠若惊,回头就跑,正好触到一块绊脚石,跌了一跤,脑袋撞在石阶上,鲜血直喷。

    拜年者和被拜年者慌作一团,送医院急救,一场血光之灾结束了一场拜年的闹剧,可见顺逆之势不可强勉,要拜年还是到很多人都去拜年的地方去拜。

    拜年者使得人家门庭若市,对于主人也构成威胁。我看见有人在门前张贴告示:“全家出游,恭贺新禧!”

    有时亦不能收阻之效,有些客人便闯进去,则室内高朋满座,香烟缭绕,一桌子的糖果,一地的瓜子皮。

    使得投笺拜年者反倒显着生分了。在这种场合,剥两只干桂圆,喝几口茶水,也就可以起身,不必一定要像以物出物的楔子,等待下一批客人来把你生顶出去。

    拜年虽非普通日子访客可比,究竟仍以给人留下吃饭睡觉的时间为宜。

    有人向我说:

    “你别自以为众醉独醒,大家的见识是差不多的,谁愿意把两腿弄得清酸,整天价在街上狼奔豕窜?还不是闷得发慌?

    到了新正,荒斋之内举目皆非,想想家乡不堪闻问,瞻望将来则有的说有望,有的说无望,有的心里无望而嘴巴里却说有望,望,望,望,我们望了十多年了,以后不知还要再望多么久。

    人是血肉做的,一生有几个十多年?过年放假,家中闲坐,闷得发慌,会要得病的,所以这才追随大家之后,街上跑跑,串串门子,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谁还真个要给谁拜年?拜年?想得好!兴奋之后便是麻痹,难得大家兴奋一下。”

    这样说来,拜年岂不是成了一种“苦闷的象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们家乡拜年有什么风俗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mi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