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我曾经来过,舍不得放下的自己,又厚颜无耻的来了。
所有的安排,都是那么的有趣。当含泪想离开,又现为我而来的挽留。
世界是如此的奇妙,萍水相逢的沧海一粟,也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自己不喜欢看别人的文章,你们是否都如我一样……
自入其境的毛病,影响了作者的故事; 心思不宁的状态,阻挡了看文章的情欲。 学习写文章,却越写越徘徊。
是流畅美? 还是挣扎中的修改更加完善……
写着第一篇反复修改的文章, 文笔的无知,却失流畅的美感。 我的文章会不会让阅读的你们,感受不到那份美好!
边写边浏览着,是自己在把美好变成枯燥无味,还是自己在让文章越来越美~
我相信每个写作的人,都爱自己的文章, 我们的爱有多深?
早两天,我新结识了一个朋友,易安! 可能我的无知,随意接触的沧海一粟,却认为是全国最好的作者。
我说我曾经进入过他的小说, 他的回答是,发表朋友圈! 在我写作的时候,他给予了我精致的美感
在伤感的离开那群“娘们”,我又走进了段位更高的短篇小说新1群, 群中反馈给我的氛围,你们当的起中国最好写手。
又是十八岁,我认真看了两本正经书, 一本易中天的《品三国》; 一本于丹《论语》
无知的自己当时的评价是易中天的名字比书好看;
我老乡长沙易中天的《品三国》当时一炮而红 。 他热血推荐,那当然就是他自己的最好作品。
当时看过之后,开篇震撼到了我,后来我有看他的作品,每篇都如开篇一样,具备美感。
遗憾的是当时境界不高的自己,《品三国》除了开篇震撼到我,文章如开篇一样的地方并不多。
他是热血推荐,其它作品都那么美好,而《品三国》却没有那么打动我。 原因出在哪里?是阅读量过多,而美感的人不多,还是出版的过程,纸章的感觉不对?
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流传下来的作品,是出版美化了它,还是因为每一位阅朗它的都带有仰望,当然作者的优秀毫无疑问。
于丹《论语》。
之乎者也的《论语》,古的让人那么美,通俗简单的表达,智慧却透着高度。 于丹老师的论语,贴近生活的表达,展现着贤妻良母的形象,写的让人看不到智慧的高深,表达出来的却是那么真实的美好。
于丹老师的《论语》,智慧的呈叙,都透着感染读者的幸福味道。
美中不足的是,穿上职业穿的女人,是否就真会带有职业的感觉。
书本过后,看到于丹老师的本人,是否自己看了本假书。我们每个人看作品都带有每个人的感觉感受。
刚从群里看过的话语,看作品无需揣测作者的样貌,可以完全有自己的感悟。
写作蛮费神的,本来想把自己的层层思想感受写在文章里,写着写着突然发现自己这么费神干什么?
其实,写到这里,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引子。
画画无知的自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爱表现的自己,认为所有的人都会像我一样的认真,呈现出来的作品,都会是真实的。
真实,是很有高度的两个字、尤其我们文艺人群,真实里面包涵了很多的变化,思想感受。
才能传递给观众更多自己的表达,让作品更有灵魂。
生在短篇小说班,本来想写个3000+的层层思想感受,写着连流水文都不愿意凑够三千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