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是地中海的模样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是地中海的模样

作者: 薛宝钗的冷香丸 | 来源:发表于2022-03-30 14:34 被阅读0次

          在碧波万顷的爱琴海东部,有一条状如手臂的狭窄半岛,面积仅有360平方公里。

          这里坐落着被誉为希腊东正教“圣山”的阿索斯山。山上约有20座饱经沧桑世故的古老修道院,修道院地处的村落名为“圣村”,一代又一代修士在这里唱诗诵经,日复一日,度过人生的漫漫时光……

          关于这座风景如画的“圣山”,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多少带有悲壮色彩的神话传说。

          阿陀斯半岛上一位巨人挑战奥林匹斯山上的希腊诸神失败后狂性大发,向爱琴海沿岸掷下一块巨石以制造海难,不料却致使自己庞大的身躯从此被永远镇压在山下。

          许多年后的一天,圣母玛利亚途径此处,被泛着幽光的海天一色所吸引,驻足停留。得益于此,阿索斯山被尊称为“圣母花园”。

          此后,阿索斯山自11世纪中叶伊始,成为东正教的精神圣地,距今已近千年漫长光阴。

          此处虽与陆地相连,但千百年来只能依靠船只通行。

          今天的圣山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早在公元9世纪,圣山上的修道院就已经对俄罗斯的绘画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便是流传于世的东正教艺术。

          值得玩味的一点是,许是为了保持圣山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此处严格限制每日游客数量。若想进入圣山,必须提前申请,获得准许后方可进入,东正教信徒享有优先权,且仅许男性进入。

          事实上,阿索斯山不只绝对杜绝女性,甚至除了母猫之外的任何雌性动物都一样没有豁免权(母猫可以抓山上泛滥的耗子)。拜占庭统治时期两位王后试图进山,同样徒劳而返。

          近两年来,因恼人的新冠疫情所困,始终未能走出方寸之地。

        但作为一名骨子里挚爱旅行的驴友,浪漫多情的地中海风情向来令我魂牵梦萦。

          同时,我始终在思考,普通游客走过的地中海世界与游记作家走过的有何不同?

          《圣山来客:追寻拜占庭的余晖》一书,将沿着拜占庭6世纪朝圣者约翰·莫斯克斯所著的圣徒传记《精神草地》,从希腊阿索斯山(圣山)开始,依次走过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拉丁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曾经欧洲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土耳其库尔德武装聚居地迪亚巴克尔,叙利亚第一大城市阿勒颇,大小军阀割据、政局动荡不安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色列治下约旦河西岸的圣萨巴修道院,三教圣城耶路撒冷,最后直到穆巴拉克统治时代下的埃及亚历山大港、首都开罗、哈里杰绿洲。

         

          这是一本厚达500余页的地中海世界游记。这其中,达尔林普尔对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之旅的描述尤为详尽。

          提到土耳其,你会想到什么?极具异域风情的手工地毯、香辣浓烈的茴香酒、分量十足的旋转烤肉、抑或浴后容光焕发的土耳其浴?

          如果只有这些,很难恰如其分地表达一个古老帝国曾拥有过的辉煌。

          在我看来,华丽丽的奥斯曼风格建筑绝对要比其他任何物质更能体现出昔日奥斯曼土耳其的风情。

          假如对历史缺乏了解,我们或许很难想象,现今经济并不发达的土耳其曾经于16世纪中叶,在奥斯曼帝国第十位苏丹苏莱曼一世统治时期,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达到了鼎盛时期。

          姑且不论土耳其今日的经济状况,单从作为地中海沿岸最大港口的伊斯坦布尔来说,就达尔林普尔笔下的伊斯坦布尔而言,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的君士坦丁堡不只是长安以西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大城市,丝绸之路的终点站,它还曾作为欧洲基督教重镇而存在。

          从这一点上来说,似乎也能解释得通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土面积97%在亚洲的土耳其一直以来都喜欢以欧洲国家自居,且对加入欧盟一事异常执着。尽管这个理由不怎么站得住脚,明显粉饰的成分居多。

          沿着朝圣者莫斯克斯走过的路线,相比伊斯坦布尔,书中对土耳其东南部第二大城市迪亚巴克尔的概述则要凝练得多。

          国人对迪亚巴克尔的直观印象多数来自《新闻联播》中,库尔德反叛武装时不时搞出来的恐怖袭击。他们与北高加索山区的车臣武装一样,时常作为时政要闻的“宠儿”出现在荧幕之上。

          追根溯源,这座昔日丝绸之路上名噪一时的古城,自诞生之初,骨子里就刻下了暴力的基因。

          它曾是拜占庭人口中的“暗黑之城”,向来以戒备森严的防御工事著称,至今仍是一座血腥暴力之城,是库尔德人最大的聚居地。

          抛却武装暴力袭击和通货膨胀带来的困扰,这座底格里斯河西岸的军事重镇素以其围绕旧城建造的东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玄武岩城墙而闻名遐迩。

          长长的城墙由罗马帝国君士坦丁王朝第二任皇帝于公元349年下令修建,并于其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内被其继任者修复。

          这是一座绵延5.8公里,几乎无间断的城墙。四个大门,众多塔楼与各历史时期的铭文共同组成了这座颇具中世纪古典气息、仅次于中国长城的世界第二大城墙,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是迪亚巴克尔古城最主要的“网红”打卡风景地。

          我们总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这一点上,出身苏格兰世家的达尔林普尔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圣山来客:追寻拜占庭的余晖》是达尔林普尔的早期游记史学。在这本史料丰富、语言生动的地中海游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达尔林普尔。这种忧国忧民的学者情怀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很难得的。

          修道院、教堂、酒店、奥斯曼风格的断垣残壁,这些都是达尔林普尔观摩的拜占庭艺术瑰宝。

       

          作为一份丰富的文献资料,由于年代久远,我们或许无缘一窥莫斯克斯的《精神草地》中描述的拜占庭帝国该是怎样的繁华盛景。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有天堂,天堂应如是。

          一言以蔽之,以土耳其为代表的地中海国家及地区都曾是拜占庭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它们见证了一个古老帝国的兴衰。让我们跟随苏格兰历史学家威廉.达尔林普尔的脚步,追寻昔日拜占庭的余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有天堂,天堂应是地中海的模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pi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