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早起到现在,时好时坏断断续续,总还算没有放弃。现在,是时候总结一下让我挣扎着起来的那些实操和体会了。
仍然记得,第一次看到书中说,让读者想想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有什么人生目标和理想时的情景和心态:根本没有勇气也不敢想。其实,人生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是可以时刻调整的,但无论如何,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完,清晰眼前的目标才是最关键的。
于是,我放弃了长远目标,着眼于手头的现在的事情,想什么呢?想自己现在到底想要什么!我很具体地想了想,发现有三个迫切需要有意识完成的目标,这三个目标正好形成了远中近的目标组合:
最近期的目标是写出一篇论文,稍远一点涉及到论文完成之后暑假的时间安排,那就是写小说,再远一点就到了开学后下学期,那时候的目标是,努力把课上精彩,让更多同学喜欢听(同时还要写一篇论文)。
其实这些目标我心里都模模糊糊想到过,但是并不确定。当我这样做之后发现,从此后每天都有了一个清晰的小目标。比如最近,我睁开眼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写出一篇论文。
每天早上都这样想一遍,睁开眼睛就这样想一遍!然后我就按着这个想法去做,无论状态如何都要坐在桌前看几眼书,时间久了,畏难情绪没有了,渐渐觉得这件事就是我每天天经地义应该做的。我发现一旦当我这样想,我已经不觉得论文是难事了。
然后,想到我就这样虽然蜗牛,但却脚踏实地一个个实现着自己的小目标,心态也变得十分平和乐观。
于是发现,早起一刹那清晰地定位自己的目标,是一种正向的心理暗示,让我们行动起来,乐观起来。私以为,这简直像是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