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因为看到标题而点进来,说明你或多或少的在受到睡眠的困扰。睡眠这一项本应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现在却成为了大部分人困扰的一个事情。
根据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睡眠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有83.81%的被调查者经常受到睡眠问题困扰,其中入睡困难占25.83%,浅睡眠者有26.49%。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睡眠,我们就需要避免以下四大误区。
误区一:每天必须要睡够8小时
这可能是最被误解的一句话了,这个所谓的8小时是科学家统计之后的平均数。但到具体个体,却因个体之间基因、体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睡眠革命》一书曾提到,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夫人和雅虎的总裁玛丽莎·梅耶尔每晚只需要睡4-6个小时;比如网球界的传奇人物罗杰·费德勒和跑步飞人尤塞恩·博尔特,则需要睡10个小时。
所以,如果是为了达到8小时这个数字,而在自己不困的时候,或者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的时候,强迫自己睡觉,实际上就是在浪费时间。
误区二:睡前喝酒有助于睡眠
睡前喝红酒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入睡,但却不能提高睡眠质量。
研究表明,人类的睡眠活动是周期性的,一般分为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这三个阶段,每个周期大约90分钟。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睡眠就需要让大脑经历完整的三个阶段,而酒精会打断深度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让我们整个睡眠更多的停留在浅睡眠阶段。
误区三:晚睡晚起伤身体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每个人因为体质、基因等原因睡眠时长不同。对于不同个体,他们的睡眠类型一般也被分为百灵鸟和猫头鹰两种类型。即,一种早睡早起型,另一种是晚睡晚起型。
如果你觉得晚上效率高,即使晚睡白天精力依然充沛的话,晚睡晚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误区四:周末可劲睡,好好来补觉
由于现在节奏和生活压力比较大,也许工作日还能做到早上6:30起床,一到了周末就经常睡到9、10点钟。
这里需要给大家强调一个睡眠节律的概念,也就是你的睡眠节奏。如果平时都是固定一个点如6:30起床,等到了周末一下子到了10点才起,着就相当于打破了自己的睡眠节律,会严重影响工作日的睡眠质量。
如果你的确周末想放松一下,建议的做法是:
可以周末依然正常6:30起床,然后做做运动或冥想之类的,等吃完早饭后可以补一觉。
结语
好了,以上的这些“坏习惯”你中了多少呢?如果有,记得以后要注意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