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与大家谈了《获得高质量睡眠的五大认知》,今天谈谈《获得高质量睡眠的五大方法》。
第一,找到自己的睡眠时长和节律。
张遇升博士讲到,什么叫“自己的睡眠时长”?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误解,健康的人生每天要睡八小时。
八小时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是根据我们很多人的睡眠时间统计出来的一个均值。
就好像我们人的身高一样,假设中国男性的人均身高是一米七,但是一米七并不代表是正常的。如果只有一米六,也是正常的,一米九也可能是正常的,因为一米七只是均值。
所以睡八小时这件事,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这是一个人的基因和生理决定的。
我们都见过很多每天甚至只睡五六个小时的人,精神非常好,而有些人要睡到九到十小时,精力才能恢复。
他说,撒切尔夫人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精神抖擞;而网球名将费德勒据说要睡10个小时,精力才能恢复。
科学家甚至还发现了一个叫做DEC2的基因突变,能够显著减少人的睡眠时长。
所以要找到自己的睡眠时长和节律,然后按照这个节律去做就好了。
第二,多晒太阳多运动,避免白天小睡。
你可能怕皮肤晒黑,不愿意晒太阳。尤其是女孩子,出门基本上都是戴墨镜、打伞,见到太阳能躲就躲。
要知道,医学上发现,女性患有睡眠障碍的比例要大大地超过男性,这可能跟女性不愿意晒太阳有一定的关系。
晒太阳,特别是早上晒太阳,对于我们的睡眠动力是非常有用的。
为什么呢?因为阳光可以通过眼睛进入到我们的视网膜,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下丘脑,刺激下丘脑合成更多的褪黑激素,并且还能够刺激分泌血清素。血清素和褪黑激素都是睡眠的重要动力。
美国有研究发现,在办公楼里上班的,坐靠窗位置晒到太阳的员工,比坐在里面晒不到太阳的员工,每晚平均能多睡四十分钟。
所以建议大家, 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第一个动作就是去拉窗帘,让阳光射进来,这不仅让你晚上睡得更香,还能让你白天更清醒。
第三,增加睡眠动力的第三个方法就是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
运动为什么会增加晚上的睡眠驱动呢?这里有多重原因:
运动时体温会升高,并且会维持好几个小时,等我们身体凉下来,体温下降就会增加睡眠驱动。
另外,运动时身体会分泌很多的激素,帮助舒张血管、降低焦虑感,有助于放松。
最后,运动时细胞会产生更多腺苷。腺苷是细胞代谢的一个副产品,它有一个大作用,那就是它积累起来能诱发大脑困倦。
最后一个增加睡眠驱动力的方式,就是避免白天睡觉。
第四,喝酒能帮助入睡,却打断深度睡眠。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哪天晚上喝酒喝多了,喝醉了,可能大脑完全没感觉,俗话叫断片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结果,第二天醒过来,仍然会觉得全身困乏,脑子也不清楚。这和我们真正经历了一个好的睡眠以后,第二天清醒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因为酒精扰乱了深睡眠。
所以,要想真正改善睡眠,不能靠喝酒。但是如果你的主要睡眠问题是入睡困难,可以少量饮酒(比如一两杯红酒)来帮助你入睡。
第五,形成习惯:改善睡眠微习惯。
关于微习惯,张博士给出了一个“一二三法”
一是,早上同一个点起床,包括周末,这非常非常重要。
很多人觉得平时上班太辛苦,周末应该睡一睡懒觉,这其实是很不好的。
因为人的大脑对睡眠节律来说是不分周末的,要形成固定的睡眠节律,需要我们每天都坚持。
等你坚持了三周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早上在同一时间就会醒,晚上到某个时间就会困——这就是你身体的昼夜节律!
尽可能坚持这个节律,是提高睡眠质量最重要的一件事。
二是白天晒两分钟太阳。
三是指睡前有三个动作。哪三个动作呢?也很简单,
第一个动作:把窗帘拉好,房间调暗,避免蓝光。
第二个动作:把房间的温度调到22到25摄氏度,让环境能够凉下来。
第三个动作:给自己一些有意识的放松,比如看一看书,听一听得到,做一做冥想或者放松反射练习。
做到以上五点,相信你会逐渐获得令你意想不到的高质量睡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