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申请了一个校本课程《我为数学配导图》。选择思维导图与数学学科相结合,主要是源于对于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的认可。我本人也在生活中尝试用思维导图整理我的生活,让我快速理清要完成的任务,并顺利确定好优先等级。我的思维导图虽然只有一种颜色,虽然看上去有些凌乱不堪,甚至别人似乎有看不懂的感觉。但这是对于我独一无二的导图,我在画完这张导图的时候,我要做的事情就已经理顺了。虽然他并不美观,也不精美,但他已经对我起到了应有的作业,提高了我的工作生活效率,这已足以。
另外,思维导图在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职场、会议、学习笔记等都可以用思维导图帮助整理思维,扩展思维。在教育领域,思维导图在地理、历史、语文等各个学科都有所应用。在数学方面,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都已经出版思维导图辅助学习的数学辅导书籍。学好思维导图这个工具,不仅有利于完善知识结构,还能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方面的探索是较少的,目前只搜集到几种用电脑制作精美的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在这种背景下,我尝试把思维导图与小学高段数学相结合,一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梳理小学阶段所以知识点,助力他们的毕业考;二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这个技能,确切地说,能够使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帮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像我一样,成为思维导图工具的受益者。
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拓展课课程《我为数学配导图》。课程的第一节是欣赏和初步了解思维导图。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各个方面运用思维导图的一些作品,让他们感知思维导图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思维导图的核心要素:主题、分支、关键词和色彩。把握好这几个方面,思维导图基本就成形了。在介绍完思维导图核心要素之外,又向同学展示了在数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例子,有大主题,比如以四年级、五年级或整个小学的数学知识作为主题;有小主题,比如单位换算、应用题、几何图形等。在展示了思维导图在数学中的运用之后,让学生尝试以自我介绍作为主题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并让学生在画之前,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自我介绍的思维导图作为参考。
我每次课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1、提出与数学相关的小主题;2、就主题,简单进行交流;3、独立绘图;4、小组交流展示;5、补充交流。第二节课的主题是《运算定律和性质》。学生进行了独立绘制,一些同学画得真不错,已经有形有料了。一些同学画得只注重了形式,而缺少内容。课程刚刚开始,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有的同学对于形式过于在意,把过多精力放在绘图、涂色等辅助工作上;2、有的同学对内容的分类不是很清楚,不能处理好一级分支和二级分支的关系;3、有的同学并不能发挥思维导图展开思维的作用,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导图来表达。问题出来,想办法一个个克服,内容一点点充实。坚持下去,相信课程会越来越丰富。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