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片翠竹——朱宣屿

那片翠竹——朱宣屿

作者: 萤窗细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8-19 14:23 被阅读0次

    老屋的门口是一片翠竹。

    挺拔的竹子一节节在阳光下长高,常青的竹叶聚在顶端,身边围着一群竹笋,敲一去,会发出那种空心的脆响。

    似水的阳光透出竹林在老屋的瓦上洒下斑斓。外婆坐在竹椅上,一头倔强的不肯变白的黑发如墨般凝重,如泥土般黝黑的脸,手上因劳动而落下的伤痕如似竹节上的细纹。

    外婆实在极了,就像那竹子内部贮存着水的空心竹节,谦和又充实。一次回家,外婆的老屋与竹林相得益彰,她又那么安详地坐在竹椅上,静观世态、感悟人生,灶台里送来阵阵竹筒饭的清香,仿佛要把那青丝浸润,仿佛要那匆匆的时光把这一刻的温馨封存。走时忘了拿,心中想着外婆失望的表情,不停追赶汽车的坚毅,我们还是返回去拿了。尽管油费比竹筒饭贵多了,但看那喜上眉梢,绝对值了,微微烫手的温度拨动着我的心弦。

    外婆耐心极了,就像那茂密的竹叶一样细腻,用长满老茧的双手紧紧握住我的手,一遍一遍,怎么也不够。无论我犯了什么错,她都这样拂去,平平凡凡的竹香沁人心田,却饱含了浓浓的耐心与宠溺。竹香融入了那沉默的泥土,那温柔的雨露,在我心中濯洗着岁月的斑驳,描摹着光阴的痕迹。

    外婆容易满足极了,就像平凡的竹子只要风和日丽的,就这么长了。她用竹子搭了个小棚,里边是她儿女们送来的东西,每天都有电话来问候。这些孝顺的儿女好比是那些嫩黄的竹笋。一次,我打了个电话给外婆,许久不见,一个平凡的问候竟让她如此激动,思愁向我送来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竹香。一次在老屋吃饭,只夹了一块排骨给外婆,也足以让她呵呵笑个不停,空气里顿时洋溢着慈爱的竹香,拂面而来。

    那片翠竹,平平凡凡,正如外婆一生也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外婆爱我如山,我也爱她。

    ——只是因为她是我翠竹林中的外婆。

相关文章

  • 那片翠竹——朱宣屿

    老屋的门口是一片翠竹。 挺拔的竹子一节节在阳光下长高,常青的竹叶聚在顶端,身边围着一群竹笋,敲一去,会发出...

  • 我的老师——朱宣屿

    一顶帅气的鸭舌帽,却依然可以分辨出那头发稀疏的脑袋;一身轻便的运动服,却依然遮不住他那略显肥胖的身躯;还有墨镜...

  • 走在阳光路上——朱宣屿

    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落到他身上成了淡淡的,圆圆的光晕。走在阳光路上,指尖跳动的金黄好似友情,微烫。 ...

  • 劳动,其实很快乐——朱宣屿

    老师的办公桌上叠了几堆作业本,整整齐齐的,一本不少,看着马老师夸奖的微笑,好似一阵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心里。顿时明...

  • 日影

    粉墙斑日影,朱楼翠竹丛,难耐七月暑,何处一席风。

  • 双生

    1. 阿屿说,血脉相同的亲近,连心灵挚交魂魄与共也不能比。 我叫庆甄,我哥哥叫庆屿,邻坊的朱娘子常笑眯...

  • 夏炎天娇

    朵朵白云衬天娇 片片销魂水流漂 樱唇调朱莲临稿 翠竹青叶分外夭

  • 帮女儿造假的书画界“老泡” ——民国泰州书画家朱仲宣和他的印谱

    朱仲宣(1883—1951)名瑀,原名崇瑀,旧居泰州东大街旗杆巷。朱仲宣的印谱,得之于泰州拆迁前的东大街贩书人老李...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白手起家朱元璋 下落不明朱允炆 远迈大汉唐朱棣 仁宣盛世朱高炽 勤恳治国朱瞻基 北狩复位朱祁镇 被迫上位朱祁钰 不...

  • 瑟居之妇

    若要林庭芳说说朱宣,他必定要认为眼下的散漫是不合时宜的。 若要说朱宣,需要一壶白堕春醪,说者饮得微醺,才可勉强比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片翠竹——朱宣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ytdxtx.html